第493章才刚开始
这样的喜悦氛围,一直从高阙之战得胜的冬十一月,一直延续到了春正月。
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长安街头巷尾,都还为欢声笑语,以及竹节灼香所充斥。
倒是让天子荣难得注意到:在如今汉室,就已经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了。
而且这元宵节的来历,还就是发生在汉家的一件大事。
——史记吕太后八年,实际上的后少帝四年秋九月,吕太后驾崩长乐宫。
而后,便是那场令后世人闻名遐迩,却难知究竟有没有的‘诛吕之乱’,以及精髓其后的诸侯大臣共诛诛吕。
从吕太后驾崩的秋九月,到陈平、周勃等朝中大臣密谋于长安,齐王刘襄举兵于关东;
从周勃凭曲周侯郦商的性命,要挟侯世子郦寄骗取友人吕禄的兵符,到周勃凭兵符得入北军大营,以一句‘刘氏左袒’侧翻之。
再到诛吕乱‘起’,长安为献血索然,南、北两军血拼未央宫。
再到后少帝刘弘乱刀加身于长安街头、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是为:汉太宗孝文皇帝……
吕太后驾崩于秋九月驾崩,到诛吕乱平、太宗皇帝自代国入继大统,时间刚好来到太宗皇帝元年,春正月十五。
为了庆祝诛吕平乱的胜利,之后每年的正月十五晚,太宗皇帝都会走出未央宫、走上长安街头,张灯结彩,与民同乐。
慢慢的,正月十五,也就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的‘胜利日’,逐渐成为天下百姓民都习以为常的:元宵节。
元者,元月也、正月也。
宵者,夜也。
只是在天下人,都还沉浸于胜利喜悦之中的同时,长安城未央宫内的天子荣,却已是完全从‘高阙之战’所带来的喜悦中冷静了下来。
高阙之战,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
如果说,高阙之战指的是‘高阙争夺战’这一场战斗,那高阙之战确实已经结束,汉家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全面胜利。
但在天子荣心中,高阙之战,从来都不单指‘高阙争夺战’这一场战斗,而是应该指整场战役,为:高阙战役。
何谓战役?
从双方调动兵马,甚至是准备开战为开端,一直到战争完全结束,双方各自偃旗息鼓为结束。
很显然:一场高阙争夺战,仅仅只是‘高阙战役’的开端。
汉家取得了开门红,并在战役开启阶段的第一场战斗,便达成了整场战役的战略目标!
高阙即下!
但这场战役,还远远没有结束。
匈奴人还没开始反扑,且必定会反扑。
在汉家夺取高阙之后,还会有第二场、第三场——乃至第无数场高阙争夺战!
只是攻守双方,从原先的汉军功、匈奴守,换成了汉军守、匈奴功。
只有两种情况下,本场高阙战役的高阙争夺战,才会宣告结束。
其一:匈奴人猛攻不下,放弃夺回高阙。
其二:匈奴人夺回高阙,汉军退回河套。
没有第三种可能。
所以此刻,长城内的汉家百姓,是在普天同庆、奔走相告;
但在长城外——在边墙以北的云中,在版图西北的河套,乃至于高阙,汉军将士们都在紧锣密鼓间,准备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下一场战斗。
匈奴人反扑高阙,是必然的。
任是谁,都不可能在宝贝疙瘩心尖肉,被死对头强行夺走后无动于衷,直接认亏。
无论成或不成,无论有没有胜算,匈奴人都会或出于恼怒、或出于惊恐,而尝试反攻,以图夺回高阙。
所以高阙一线,战斗还远没有结束。
而高阙之战,之所以被天子荣定义为‘高阙战役’,而非已经结束的第一场‘高阙争夺战’,固然是因为这场战争,并不会完全局限于高阙一线。
高阙,只是一个点。
原本由匈奴人掌控的高阙,对河套地区形成威慑、威胁,直接遏制汉军北上幕南,并侧面牵制汉军,无法全力西进。
而现在,为汉室所掌控的高阙,又反过来对匈奴掌控下的幕南地区造成战略威慑。
匈奴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对于匈奴人而言,最好的选择、最好的结果,固然是夺回高阙。
所以匈奴人肯定会反扑高阙。
但匈奴人绝不会只反扑高阙,且无论高阙能否夺回,匈奴人都不可能不从其他方向,对汉室发起泄愤式反击。
比如孤悬塞外的云中城,大概率要再度陷入匈奴人的重重围攻。
河套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也可能在匈奴人的暗中鼓动下,在河套地区引发混乱、动荡。
还有河西地区,自是不必赘述——与高阙唇亡齿寒下,必然也会竭尽全力,尝试着从侧面牵制汉军,以助匈奴人夺回高阙。
所以,高阙战役,看似是以高阙争夺战为主,高阙归属权为双方争夺的重心,但实际上,战场却很可能遍布汉室北方,近半边防国境线。
河套地区,需要提防西侧的河西,甚至还要小心内部的动乱。
云中城几乎必然被围,上郡、代郡,都得尝试着助云中一臂之力。
代北马邑一线,就算不会引来大股匈奴骑兵部队入侵,也难免会有草原部族小规模入侵、驰掠。
如果发生对匈奴人而言最差的状况——即高阙多不会,河套乱不起来,河西也被汉家基本弹压;
云中城又是几十年来,都不曾被攻破的建城,大概率也打不下来。
一旦以上种种情况发生,匈奴人在双方接壤的展现一败再败,那最终,很可能就会是代北——乃至于燕北,承受匈奴人的怒火宣泄,以及战略反击。
所以,对于天下人而言,高阙之战,已经胜了。
但对于天子荣而言,高阙之战,仅仅只是第一场‘高阙争夺战’取得胜利,战役得以按照汉家的预想,进入下一阶段。
接下来,高阙会有很多场争夺战;
河套地区,于外,会发生针对河西部族的反入侵、反侵扰——甚至是互相侵扰的拉锯战。
于内,更是可能发生汉属河套部族暴乱,更甚是演化为战乱。
云中城要经受一场惨烈的攻防战。
代北、燕北一线,也有可能面临一场迫在眉睫——只等开春便全面爆发的反入侵战争。
而这,也正是汉家在面对北方的匈奴人时,所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处境。
——汉家的北方国境线,实在是太长。
自最西侧的河套,到最东侧的右北平——东西几近万里!
虽然说,国境线接壤这种东西是互相的,汉家边境线长,匈奴人边境线也同样如此;
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终归还是不一样的。
华夏农耕文明,是必须要防守整条边境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