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把不少人气得够呛,央视能那么快就妥协?
得亏路云已经在关注“周天星斗大阵”的最后发射时刻了,要不然看到这些信息就又要感慨一下了。
“万户”火箭已经非常成熟,目前已经慢慢开始增产,那些库存和还在生产线上的长征二、三、四系列“毒火箭”发射完之后就不再制造。
并且航天官方已经拿到了蓝星航天的生产授权,闲下来的3.35米生产线也可以稍微改改生产“万户”火箭。
甚至还能对“万户”火箭进行改进,挖掘它的更大潜力。
要路云来说国家就是节省惯了,什么技术都要榨出最后一点潜力。
但路云没说什么,毕竟对现有火箭改进升级的过程中也能产生不少新技术,也算好事。
负责发射第一批“周天星斗大阵”卫星的这枚火箭是一枚“四手”火箭,箭体的涂装漆已经有不少黑黑的摩擦痕迹了。
不过路云发现不少客户点名要回收火箭发射载荷,这就……很合理了。
一是回收箭的价格会低一些。
复用火箭的报价比全新火箭的报价低五分之一。
二是用过的火箭更有安全感。
怎么说呢,其实古代的妇女改嫁并不少见,而且有些地方生过孩子的妇女比未出阁的少女还吃香。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枚担负着重任的“四手”火箭表现非常好,顺利的把第一批“星斗”卫星送上了太空。
“抛整流罩!”
看着顺利分开的全新整流罩,坐在路云旁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每次看到抛整流罩就觉得可惜,幸亏咱们在滨海航天城的发射工位快要建造完毕了,在那里发射就可以用整流罩回收船回收整流罩了,那样发射成功就又可以降一些。”
“确实,马一龙的‘猎鹰九号’得利于发射场优势早就实现了整流罩复用,现在咱们终于也要实现了。”
“可惜咱们的‘万户’火箭小了一号,运载能力也差了一小半,要不然非得跟‘猎鹰九号’拼一拼。”
“嗐,其实这也是优势,你没发现咱们接活的频率比‘猎鹰九号’高吗,它那17吨的回收载荷凑一车也不容易,咱们这10吨凑一车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
“也对,要比运载能力的话,路总参与的长征十号项目咱们公司也是可以生产的,跟‘万户’签的合同差不多,只不过路总好像没打算这么干。”
“那肯定的,路总的终极梦想可是超级火箭‘星舰’,长征十号还差点……”
听着工作人员的窃窃私语,旁边的路云面含微笑的看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
“星箭分离!”
(虚拟图)
摄像头显示,漆黑的太空轨道上,三十枚“星斗”卫星与火箭二级成功分离。
然后三十枚“星斗”卫星也一一分离。
它们跟传统的“方块”卫星不一样,形状更接近“片”。
一片一片的卫星分离开来,然后展开了太阳能板。
它们的太阳能板也不一样,不是传统卫星那样位于卫星两侧的对称两面,而是只有一面。
(虚拟图)
“成功了!”
“哈哈!”
看着二级火箭的摄像头传回清晰的卫星有序分离的图像,还有精确的数据,指挥中心很快就欢呼了起来。
路云也相当高兴。
上一世“国产星链”起步的比较晚,马一龙的“星链”在轨道上都有几千颗了,用户也突破了300万,老中的“国产星链”,也就是“千帆星座”才刚刚发射了几十颗。
并且因为国产可回收火箭的不成熟,直接用的一次性火箭发射。
而这一世,终于算是齐头并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