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谁说“被研究”就不是参与科学研究呢?
其实上一世的时候人们也争论过“太空游客”算不算航天员的事。
很多人都觉得“太空游客”不能算是航天员。
路云在上一世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这一世嘛,蓝星航天公司要大规模开发太空旅游了……
路云觉得自己上一世的想法欠妥。
“太空游客”怎么就不是航天员了?
“太空游客”太是航天员了!
上一世的时候人们觉得“太空游客”不是航天员的原因不难猜,甚至路云自己直接知道。
其实就是航天员都是选拔的人类精英,包括精英飞行员和精英科学家,他们经过严苛的选拔和常年的训练才能进入太空。
并且他们进入太空之后是有重要任务的。
他们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又是组建、维修、保养空间站,又是进行各种科学实验,需要忍受着零重力和太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为之后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更别说历史上是有不少航天员为此牺牲的,尤其是载人航天的前期探索期间。
“太空游客”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训练时间很短,进入太空的时间也短,大概就在太空待几天时间就返回了。
并且他们进入太空之后最主要的任务是“游玩”。
虽然有些任务会附带一些所谓的“科学实验”,但其实那是他们购买的“游玩体验”之一,为的就是让自己看起来像航天员,而不是纯去太空游玩的。
人家都钱让自己看起来是航天员了,结果其他人不认,这像话吗?
当然,其实要真这样的话也行,还是有一些人承认他们是航天员的。
但后来来了搅局的。
从广义上来说,常被提及的“太空旅游”差不多有四种途径,也就是飞机的抛物线飞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
抛物线飞行就是训练航天员失重感的那个,万米高空,几十秒时间体验失重,费用约为5000美元。
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也非货真价实的太空旅游,但它能让游客体验身处极高空才有的感觉。
当游客飞到距地面18公里的高空时,便可看到脚下地球的地形曲线和头顶黑暗的天空,体会到一种无边无际的空旷感。
看起来就很像太空了。
用来实施这种旅游的飞机有毛子的“米格-25”和“米格-31”高性能战斗机。
这些飞机能飞到24公里以上的高度,乘坐它们旅游的每张票价约为1万美元。
这两种基本上就是体验,所有人都不认为购买这两种服务的人是航天员。
甚至都不算“太空游客”。
而亚轨道飞行就比较厉害了,它其实也算是某种抛物线飞行,只是抛的比较高,直接抛出了100公里卡门线。
理论上来说,过了距离地面100公里高的卡门线就算太空了。
相关的火箭或飞行器会在接近卡门线的时候关闭发动机,然后靠着惯性冲过卡门线,最后再着陆到地面,而在火箭发动机熄火和再入大气层期间能产生几分钟的失重。
这种飞行的价格约为每人每次几十万美元。
此时的乘客过了最低的“太空卡门线”,并且又能体验几分钟时间的失重,还能看到非常圆的地球曲率和漆黑的太空,所以也有人说他们也算是航天员了。
真正的轨道级太空旅游就不用说了,几千万美元去太空待几天,甚至能进入国际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