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这么结束了。
可巧就巧在——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燕星洲土是收了不少,可不嫌多啊,反正师傅又没说上限是多少,那自是越多越好。
他不能收了,可还能挖。
于是乎,王府挖土人依旧还在继续工作着。
这事当今圣上也知道,却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去,王府那些人心里头有谱,不会搁哪都挖。
这下好了。
想讨好燕小王爷的人本就能从王府排到城门口,逮住这个机会,城中不少富商说什么家中花园扩建要收土的比比皆是,从五湖四海挖土运往京城,务必要找到那让小王爷心仪的土。
事情虽然透着一丝离谱,却也不至于再多加关注,可偏生,意外发生了——
就在前夜。
碎光万点长烛天,流星飒沓,天石陨落,城内城外多处生起祝融之祸,丧生天火之人不少,更有百姓家毁人亡。
当夜便有灵台郎夜间面圣,直言:“流星入紫宫,天下大凶。”
若仅如此,和燕小王爷也扯不上什么关联。
可那夜天降陨石,京郊一富商的庄子落了天石,引来天火将庄子烧得一干二净,庄上之人无一生还。
次日天明,也就是昨日晨间,邻近的人发现此庄惨事,匆忙报官,官府将那巨石挪开后,发现那地面竟有血字——亡燕者垠也。
巧了。
燕星洲,小字垠空。
燕国众皇子中,就他一个名字里带“垠”,加上最近他实在“声名在外”,着实让人容易联想。
更巧的是,糟了此事的富商也是挖土大户之一。
群情奋起,受灾的百姓们需要一个发泄的突破口。
他们直言是小王爷四处挖土惹怒了土地之神,这才引来了天罚之火。
于是,仅仅一日时间,这口亡国之锅就离谱而又自然迅速地背在了燕星洲身上。
燕国圣上虽非千古一帝,也时有昏聩作为,但对燕星洲的疼爱确是实打实的,众口铄金下,也只是派人将燕星洲囚禁王府,并严令事情未调查清楚前,府中众人一概不许离府。
是的。
这事情实在发生太快,当今圣上虽非明君,却也说不上昏君,他只是平庸一些、仁慈一些罢了。
天象无可作假,地上可就多有玄虚了。
圣上不信鬼神,是以也不信什么“流星入紫宫”的天象预兆。
可天上掉下来石头,这石头砸在地上还砸出血字来了,就不可能没有人作祟了。
显而易见,这必是有人想害他这傻孩子。
但为难的是,他不信,可燕国多的是人相信,人言可畏,他就是天子,也不能不顺民心。
况且便是朝中,也有不少迷信天象之人——其中便有三朝辅相怀鸿祯怀老相爷。
这位相爷早年不信鬼神,但那年他病重,其父为其四处求医,可药石罔效。
在病危之际,一云游的徐姓方士感念他们父子情深,施丹于他。
丹药一下去,疾厄全消。
初时他尚有怀疑,可那徐方士实是有真本事,不论有什么恶疾,但凡这方士愿意赐丹,丹药一出,百病全消。
自此怀老相爷便信了那徐姓方士,开始追寻养生之道,颇有成效,虽未成仙,可早不再如早年一般排斥,到了晚年更是痴迷此道。
因受怀老相爷影响,燕国境内迷信此道之人并不少,对天象一说更是痴迷,这天象预警的说法,信的人十有七八。
麻就麻烦在,这老相爷不仅仅是相爷,还是托孤大臣,手上拿着前任帝王赐下的尚方宝剑——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当今圣上拿他没辙。
所以虽怀疑此事有人作假,明面上也不能拂了相爷面子,只能认了这说法,私下再派人去查。
可事情远不这么简单。
他这边才派人去查,立时就有方士伊仙出面仗义执言:“小王爷寻仙问道多年,未有出格行止,寻仙途中,更是有恩于百姓社稷,今日荒唐之举,必是受了奸人蒙蔽,只需这奸人伏法,万难可消。”
这下圣上哪还能不明白,搞了半天,这天灾下的阴谋其实是冲着他那傻孩子在流霞山遇见那“仙人”来的。
这伊仙三言两语将傻儿子买土行为定义为荒唐实属不可理喻,可偏生他还轻易动不得这伊仙。
这人不仅是他那傻孩子的好友,更是徐方士的小师弟,听闻此人得了其师尊真传,仙法更上一层楼,炼丹青出于蓝不说,更能沟通鬼神,召神唤仙。
只是可怜了他那孩子。
幸而这伊仙虽不知目的何在,却到底给燕星洲递了脱局之法,圣上为保燕星洲,将计就计,下旨召见伊仙口中欺骗燕小王爷的“仙人”。
可问题就出在了这——
燕星洲拒不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