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忽有太监来报:“陛下宣皇后娘娘、吴贵妃、吴淑妃、周贵人前去乾清宫!”
太后问:“皇帝今儿怎不来给老太妃请安?”
皇帝不是每天都来给长辈请安,但今天不同,乾王入城,众人即将搬离皇宫,今后还不知道怎么样,作为皇帝,他应该来给老太妃、太上皇、太后请安。
眼下天刚亮,百官出城去迎乾王,皇帝不必上朝,有的是时间。
“这……奴才不知。”那太监回道。
张皇后忽然注意到一件事,她丈夫叫的这三人,都是平日里受宠的妃嫔,想到那件一只担忧的事,心中不免惧怕。
她带着三个妃嫔辞别老太妃,出到外边后,立刻叫来夏守忠,“去叫一些信得过的太监跟着我。”
留在凤藻宫的贾元春,坐了一会后也回去了,准备回寝宫收拾东西,离开这座皇宫。
半个时辰后,一个老妃嫔忽然叫骂起来:“你们瞎了眼了?!一个个都去哪儿,我们还在这,不留下来伺候,跑去做什么?!”
清河看向外边,见原本站在门外等着伺候的太监宫女们,一大半人都在往外走。
有个太监用阴阳怪气的腔调说道:“乾王要进城了,咱们要去太和殿外等着跪拜新主子,您别生气,今后我们还不定伺候谁呢,到那时若还回来伺候您,再给您磕头请罪!”
一边说一边走远,哪里像是要请罪的样子?
门外只余下三五个太监宫女,其中就有清河的贴身宫女漱玉,她也没有去跪迎乾王。
“该死的,往日里就不该待他们那么好,这些下贱的奴才如今也是找着了机会给我脸色看!”
那老妃嫔气得跳起来,嘴里骂个不停。
“别喊了,喊得人脑袋疼。”老太妃说道,那妃嫔才悻悻的闭了嘴。
又过了半个时辰,清河与众人正等着乾王入宫发号施令时,忽然有太监惊慌失措的跑来,嘴里喊道:“不好了,皇上要跟皇后娘娘和贵妃们自焚!!老太妃,您快些去看看吧!”
“什么?!”
凤藻宫众人大惊失色,老太妃急得站起身,又跌坐回去,众人又赶忙去看她。
清河急切的说道:“老太妃您坐,清河去看看皇兄!”
说着赶忙出门,头上珠钗流苏晃动不停,失了皇家公主仪态,可见她心中震惊。
漱玉忙跟上她,正要走,那报信的太监却指着另一边,说:“皇上在长春宫!”
清河急忙调头。
“皇上怎么去了长春宫?!”漱玉问他,太监回说:“先前在乾清宫人多,一帮人看着皇上,许是见自焚不了,皇上就说要散散心,走到长春宫时,皇上站在门口装作说话,忽然就和几个太监把门给关上了!”
“你们真是糊涂!”
清河罕见的责备他们。
匆忙来到长春宫,见一群太监们围着宫门,宫墙并不算高,已经有梯子架起来。
但清河往宫墙上一看,有四五个太监站在上边,手里拿着竹棍,谁上去就敲谁。
“你们就是这样忠于皇上的?我奉老太妃和太后旨意,命你们快开宫门!”
清河来到宫墙下,大声责问他们。
宫墙上的太监咬着牙回:“十七公主,天下亡了,皇上就要被那贼王羞辱,我等往日里受陛下隆恩,得陛下信任,岂能眼睁睁看着贼人杀进宫将皇上打为阶下囚?!公主不必再说,皇上如今跟皇后娘娘和贵妃们在里头,她们甘愿与皇上一同为国捐躯!”
清河第一个不信,至少她的皇嫂不会如此!
太监们都喊:“快,谁快上墙去,若是皇帝死了,乾王要杀完宫里头的人!”
一群太监宫女急得团团转,却又暂时拿宫墙上的人没办法。
正乱着,忽听远处传来马蹄声与一阵整齐步伐声,众人转头看去,见一位高大健壮的男子,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领着两列全副武装的士卒,来到了长春宫门前。
太监宫女忙让出道路,站在宫墙下,低头站好。
清河转头看去,那骑马的男子来到了他面前,先是上下打量她,如盯着喜爱之物般,赞叹道:“名字不错。”
这一刻,清河天旋地转。
这人哪里是夸她名字不错,分明是夸她长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