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京城,荣国府。
疾驰的马蹄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急报,二十万贼军到了城东二十里外!!快,快去告诉二爷二奶奶!”
小厮来旺儿翻身下马,脸色慌乱的冲东角门几个下人喊道。
荣国府正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的门子,听闻他喊声后,皆变了脸色,惊慌失措的起身,也顾不得往日看守大门的职责,纷纷跑来拉住来旺儿问:
“贼军怎会这么快?!前些日还说在宣化那儿!”
“该死的贼子,他们也不怕被杀头!”
“杀头?!等贼军进城,就是我们被杀头了!!”
“贼军要杀进来了……这可怎么是好!”
“旺儿,老爷呢?二爷又去哪儿了?大老爷倒是一直在家……”
“唉,大老爷素日里就不管事,只在家中高乐。”
荣国府大门前一改往日的肃静,变得嘈杂喧嚣,并且,这股骚动很快经由报信的门子传到婆子那,再由婆子传给二等丫鬟,最后传到了二奶奶王熙凤身边的大丫鬟平儿耳中。
“什么?!”
骤然听闻此事,平儿脸色忽地煞白,手中的针线掉在桌上,难以置信的看向那丫鬟:“你说,那造反的楚乾王率大军到了城外?!”
“是、是旺儿报的信!”小丫鬟也在惶恐不安中。
“怎会这样,怎会这样……那姓楚的反贼怎这般猖狂,竟连京师三十万守军都挡不住他……”
平儿失去了平日里的聪慧机敏,手足无措了好一会,才回过神,丢开手中针线活,急切的往老太太那赶去。
到了老太太院子,还未进门,就听到里边传出二奶奶的笑声:“老太太你是不知,昨儿宝玉跟林姑娘又闹起来了。”
平儿听到里边的老太太笑道:“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
老太太话还未说完,但平儿顾不得这些了,急匆匆进去后就喊道:“老太太,太太,大事不好了!”
满屋的太太、奶奶、姑娘们,以及一群丫鬟婆子,都惊讶的望向她。
荣国府辈分最高的人,正是坐在主位的贾母,史氏,宁荣两府的人都称她为老太太。
贾母身边有一珠圆玉润、丰肩软体的美貌女子陪着,一双杏眼略带好奇的看向平儿,另一个大丫鬟鸳鸯在贾母身后,轻轻给老太太捶肩膀。
“平儿,什么事不好了?在老太太跟前,你仔细说清楚些。”
荣国府二奶奶、贾琏之妻王熙凤颇有些不悦,因平儿是她屋里的丫鬟,眼下却在老太太、太太面前没了规矩。
平儿道:“回老太太,太太,二门外的小厮来旺儿说,造反的伪乾王楚延,率领二十万大军已到了城东二十里地外!”
语毕,一屋子女人都安静了。
“哐当”一声,茶杯落地,响声刺耳无比。
平儿看去,见是薛姨妈手中的茶杯掉在了膝盖上,湿了她衣裳,茶杯又掉到地上。
薛姨妈脸都白了。
她看向其他人,见她们的脸色也大都和她差不多,慌乱无措,如天塌下来一般。
二十万贼军围城,可不就是和天塌一样么!
“阿弥陀佛。”
贾母念了句佛号平复慌乱心情,朝外喊道:“去叫大老爷和琏儿来!再派人去宫里打听打听,你们都别乱了阵脚,天还没塌下来!”
“是。”
丫鬟们急匆匆去了。
薛姨妈不好多待,起身告辞,坐贾母身边的薛宝钗也告退,母女二人一起出了贾母院子,脸色都不大好看。
“这可怎么好?”薛姨妈忧心忡忡,“前些日里还听说朝廷派了三十万大军去围剿反贼,如今反贼到了城外二十里地……京城岂不是要被围?”
她没读过太多书,只是隐约知道京城要遭难。
她女儿薛宝钗却不同,平日里饱读诗书,此刻听闻乾王楚延大军临近,就知道京城难以守住,要么改朝换代,要么天子出逃,京师沦陷。
处在深闺,薛宝钗对外界所知甚少,这时也茫然无措,母亲喊了她几声,她方才回神,劝慰道:“打仗是男人的事,我们瞎操心也无济于事,若是反贼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