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东街的入口,他们便做成第一单生意。
这让几个人都信心大增,尤其是高翠翠,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说话的音调照平时得高三个调。
因从文定桥下来就进了这条街,于是它就叫文定街,街上有笔墨纸砚斋,书肆、古玩摆件等等、全然就是一个后世的古玩一条街的模样。
不过现在开着的就只有两家酒楼,分别是位于街头“迎客来”和位于街尾的“君子台”。
“据说这两家的菜也大不相同,不过都不便宜就是了。”前面弟弟妹妹卖货顺利,高慧慧也高兴,便给何呦呦讲她知道的这些消息。
何呦呦一边听一边看,把地图记下了,想着等回头得一一来打个卡。
虽然开着的酒楼就这两家,可街道两边都摆着摊位呢,从吃食到手工艺品,一应俱全。
“老先生!”何呦呦一双眼睛都不够用了,却还是看到了那位因她一句话出了一首诗,后来还送了她炸角子的老者。
(*此先生意为尊称有学问的人)
“哎~小姑娘,咱们倒是有缘。”老者一回头,哎哟,是那个魔合罗似的小姑娘。
“老先生,我上次说,再见到您,请您吃好吃的~”何呦呦笑着行礼,然后去跟高翠翠和高乐生把小海鲜一样要了一份。
“这个捞汁儿小海鲜请您吃,是我哥哥姐姐们亲手做的,干净着呢。”何呦呦把包着小海鲜的荷叶送到老者的跟前。
“哈哈,好,那就多谢小友好意了。”老者先是愣了一下,把何呦呦和她身边的人都打量了一遍,见到高大壮,心下了然,不禁笑着接过何呦呦手里的荷叶包。
高大壮认出老者,却没叫破,只双手抱拳行了个礼,徐氏见了,便知这老者该是有身份的人,便也福身施礼。
老者点点头,乐呵呵地跟何呦呦说话,语气比之前更加亲切。
“我姓善,名为守则,还未请教小友的姓氏。”老者把荷叶包放到桌上,很郑重地做了自我介绍。
“善爷爷好,我叫何呦呦,莲叶何田田的何,呦呦鹿鸣那个呦呦。”既然通了姓名,就是相交的意思,何呦呦打蛇随棍上,直接换了亲近的称呼。
他们俩对话的工夫,善老先生对面的老者已经自来熟地把桌上的荷叶包一一打开了,四样小海鲜在灯光下闪着润光,看着卖相极好。
那老者顺手捏了一个蛤蜊肉到嘴边,咸香微辣的滋味儿入口,老者顿时就美得摇头晃脑。
“花钉藏腴肉,蛤锥蕴玉喉,不错不错,小哥儿,给我一样来一份,我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老者掏出钱袋子,抬手召唤高乐生。
高乐生应了,刻意满满地舀了带尖的一勺,包了两层荷叶,又交代一句:“老先生,这些毕竟是鲜货,最好是晚上吃完。”
善守则也是个老饕,不然也不会跟何呦呦一次又一次地在吃食摊上相逢,一看老友这做派,哪还有不懂的。
他先收了要说的话,一手捏蛤蜊肉,一手召唤高翠翠给他也一样来一份。
桌上的留着吃,新买的拿回去跟家人分享。
周围大多学子都认识这两位,也知道这两位最是好口腹之欲,甚至为了吃,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