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汴京,他们也不敢休息。要忙活明晚的生意。
现在有帮手,张希瑶不需要事事操心,她就去木匠铺找对方定做木头。
白让把打谷机需要的木头全都弄成一个个模型,也标了尺寸。她只要找木匠单独打一两个部件就行。这样对方短时间不会抄袭。
木匠师傅觉得这任务很简单,也报了价格。
张希瑶觉得合适,就付了定金。约定时间,拿货时交尾款。
木匠这边好搞定,铁匠这边却犯了难。因为铁是管制品,普通人想要打农具都得邻里担保,更不用说她要做的东西还那么多。
虽然只是链条,不是危险物,可铁是可以融成铁水,可以打成别的武器。
铁匠根本不敢做太多,只能帮她做两根。
这太少了,张希瑶只能另想她法。
机会很快来了。
第二天晚上摆摊时,她看到一个官老爷过来买油条,她就给张二伯使眼色。
张二伯请对方吃了十来个,向对方打听点事儿。
对方问他想打听什么。
张二伯把自家想打铁链的事说了,“铁制品需要跟谁签字?”
官老爷是个懂行的,立刻就报了名字。又让张二伯再送他几个,他就告诉张二伯地址。
张二伯大方地给了他十根油条,对方乐呵呵把地址报了。
拿到地址,张二伯再次犯了难,“我们就这么上门,官老爷会不会把我打出来?”
张希瑶摇头,“我们送些礼物。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让他靠这个名声得到好处。我们只要赚钱就好了。”
张二伯蹙眉,“你的意思是让他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东西?那他会不会独吞了?”
张希瑶也怕,但是这东西只能做一次,后续肯定会有人抄袭,“这世上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想要赚大钱就得冒风险。最块的结果就是他买下方子。”
张二伯想了想,“我先打探一下他的为人?再做决定吧?”
“行!”
接下来几日,张二伯白天都出去打探消息,做饭的活计就落到张大伯和二郎身上。
几天后,张二伯告诉张希瑶,“这个姓陆的官员,人品不错。很注重官声。”
注重官声就意味着想爬,跟他一起合伙,他们是有好处的。他们要名声没用,只想要钱。
于是张希瑶下了血本,给置办四样礼物,光这些东西就花了近三十两。
张二伯还特地换上一身体面的衣服,就这么去了陆大人府上。
这陆大人是局务官,掌监造盐、铁等业。官位不高,却是个实差。收入也很高。就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得上她置办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