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378章 符笺谜影:虎耳草与宝钞背后的真相

第378章 符笺谜影:虎耳草与宝钞背后的真相(2 / 2)

朱元璋暴起青筋的手背映着闪电,看清符纸背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正是当年太医不敢落于纸面的猛药剂量。

"你在试药......"朱元璋嗓音嘶哑如锈刀刮骨,却见马皇后从容抽回手腕。

她发间凤钗衔着的南海明珠晃出光晕,恰巧笼住城墙下经过的钦差仪仗。

老皇帝突然浑身发冷——那十八盏防风灯摆的分明是北斗吞贼阵。

马皇后染着凤仙花汁的指甲划过朱元璋掌心,在他常年握刀的茧子上勾出个"炆"字。

她转身望向宫门外渐远的灯笼,腰间禁步的玉鸣声竟与五军都督府的传令鼓节奏暗合:"太医说虎耳草需配着漠北的风雪才能入药,可标儿猎的那只白狐......"

话尾被突如其来的马蹄声斩断,蒋瓛的绣春刀挑着三只信鸽摔在积水里。

朱元璋抬脚碾碎鸽腿上竹筒时,瞥见户部才启用的洒金火漆印。

马皇后却俯身拾起染血的蓝孔雀尾羽,轻轻插进朱元璋蹀躞带的金镶玉扣中。

"开封府的雨,可比金陵急多了。"皇后漫不经心地理着老皇帝散乱的鬓发,突然将平安符塞回他胸前暗袋。

她指尖残留的沉水香钻进鼻端时,朱元璋猛然惊觉——符纸夹层里还藏着半张宝钞,票号上的"郭"字朱批与朱允炆案头那叠扬州盐引如出一辙。

奉天殿方向突然传来瓦当碎裂的脆响,蓝玉的虎头湛金枪划破雨幕钉在箭楼匾额上。

朱元璋拔枪的瞬间,看见枪缨里缠着半幅刑部秋决名单,朱允炆的朱砂笔迹正圈在"郭桓"二字上。

老皇帝赤红着眼转身时,马皇后已退到阴影里,裙摆扫过的地方,积水泛着钦天监炼丹才用的辰砂色。

"起风了。"

马皇后抬手接住片被冰雹击落的槐叶,叶脉间的虫蛀小孔恰好透出奉天殿偏阁的烛光。

她染着丹蔻的指甲轻轻一弹,落叶便飘向朱允炆所在的方向,在雨中划出道银朱砂似的弧线。

厚重的铅云沉沉地压在皇城之上,细密的雨丝仿若无数根银线,纵横交织,将整座皇城紧紧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

箭楼下,平日里水波不兴的金水河,此刻却像被激怒的猛兽,浪涛肆意翻涌,浑浊的浪花层层叠叠地拍打着河岸。

就在这汹涌的水流中央,一只刻着“开封府尹”印的紫檀木匣,随着湍急的河水起起伏伏,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携带着足以颠覆朝堂的惊天秘密。

朱元璋正站在箭楼上远眺,目睹这一幕,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被震惊与警惕填满,目光一凛,毫不犹豫地抄起那杆久经沙场、沾染过无数敌人鲜血的虎头枪。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发力,将虎头枪奋力掷出。枪身裹挟着呼呼的风声,如一道黑色的闪电,直直地朝着木匣飞去。

然而,命运似乎在这一刻开了个玩笑,虎头枪堪堪擦过木匣,却精准地将匣中飘出的洒金笺钉在了宫墙之上。

细密的雨水持续不断地冲刷着宫墙,洒金笺上被雨水浸润的金粉,在水流的作用下,渐渐浮现出“明镜高悬”四字。

这四个原本象征着公正廉明的大字,此刻却像是对朝堂现状的无情嘲讽。

老皇帝死死地盯着那四个字,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呼吸也变得急促而沉重,眼中满是被欺瞒的愤怒与对朝堂腐败的忧虑,仿佛要将这四个字看穿,探寻背后隐藏的黑暗真相。

最新小说: 女帝乱政,和亲的我南下擒龙! 抗战:人称侄帅,我来主宰黄埔系 西汉名将赵充国传奇 开局成为傀儡皇帝,我激活了召唤系统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抗战之烽火漫天 当我穿到罗浮仙舟后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侯府赶走假千金?裁到大动脉啦! 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