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我也不遮掩,上官一族,一开始也是觉得王爷失明,又无名分,不宜下注,然而我却出面说服了家族长辈。上官族如今的打算,不瞒王爷,是押在了我们的孩子身上。”
李知珉一怔,十分错愕道:“孩子?”赵朴真心中微颤,来了,这些聪明人,果然每一步都有着长远考虑。
上官筠自信一笑,眉目飞扬:“不错,今上羽翼渐丰,又有了您为助力,这次轻松收拢了军中大半兵力,将京城的兵力轻轻松松地交给了你,又以此为由,将王慕岩支了出去。东阳公主如今已露颓势,我有把握,就在最近,图穷匕见之时,东阳公主必败……太子殿下失去东阳公主的扶助,下场可想而知,王爷您虽然眼睛失明,却有军中功绩,平日里又有贤王之称,若我料得不错,今上春秋正盛,虽然有晋王、齐王在,但次子为庶,嫡幼子又太小,应不会越过你这个嫡长子,过早册封皇太子。您的失明,反而是一个莫大的优势,若是有一个聪明的皇孙,那就最好不过了。”她说得十分含蓄和点到为止。
李知珉眉头一动,熟悉他的赵朴真却看出来他的赞同。上官筠不愧是京城明珠,在政治上的明敏果然非同一般。不错,权力的滋味,那是甘美无比,皇帝被东阳公主压制着十年,那压抑得有多么久,一朝得独掌大权,岂能忍受权力再次被人觊觎,分走一分一毫?即便是儿子,也不行,因此,选择隔代嫡传的皇太孙,比选择已经长大的齐王、晋王,那简直是太明智不过的决定了!对于上官族来说,今上的从龙之功,那是混不上了,但作为未来皇帝的母族,却是极有分量的,至少可再保百年的荣华,世族每一个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然而在此之前明辨时势,能看出这一点,又说服上官族,可以想见上官筠在这其中出了多少力。
李知珉迟疑了一会儿,问道:“皇太子殿下,对姑娘情深意重,姑娘竟不在意?”上官筠当日几乎便为太子妃,上官筠与李知璧自幼感情甚笃,然而适才上官筠说起皇太子的口气,仿佛只是一个毫不相干的政敌一般,嫁给他,意味着必然会站到了皇太子的对面,她居然仿佛毫不介意,这未免让他觉得隐隐有些不快。
上官筠微微讶然,看了眼容色冷淡的李知珉,她冰雪聪明,已是立刻知道李知珉的不喜之处,有些怅然地道:“想不到王爷,倒是个重情之人。王爷不知吧?皇太子殿下在定下崔氏之后,曾私下与我会面,希望我能不计名分,嫁与他为妾。”
李知珉转过脸去,看不见的眼睛面对上官筠,嘴唇是一贯的淡漠冷静,上官筠眼里微微泛起了泪花:“我与太子殿下,自幼本只是同学之谊,不曾行差踏错过一步,也不曾有丝毫逾规之举,他既已择了妇,却还行此无状无礼之事,既是玷污了我们数年的同学之谊,也折辱了我,还请王爷莫要再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