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夜色深沉,王坤锁好自家的房门,拉上厚重的窗帘,打开昏黄的台灯,在书桌前奋笔疾书,炮制出了一封匿名举报信。
在信中,他极尽扭曲之能事,将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的“证据”罗列得密密麻麻:“陈扬身为市委书记张明山的秘书,借住院之机大肆敛财,收受礼金礼品无数,严重违反党纪政纪,望上级纪委严查……”
写完后,他反复端详,嘴角勾起了一抹狰狞的弧度,仿若已经看到陈扬身败名裂的惨状。
随后,他像个幽灵般溜出门去,将信投进了街边的邮筒,那“哐当”一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却让他心底涌起一阵扭曲的快感。
此后的日子,王坤佯装镇定,照常出入档案室,可那眼神却总是飘忽不定,时不时竖起耳朵,捕捉着单位里关于陈扬的一丝一毫动静。
他满心期待着纪委的雷霆行动,想象着陈扬被调查时的慌乱与窘迫,仿佛如此才能慰藉他那颗早已失衡的心。
……
另一边,市纪委收到省纪委转来的举报信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了市委书记张明山。
张明山坐在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目光冷峻,心中却笃定如常,因为陈扬已经向他汇报了收受礼金和礼品的事。
而且,陈扬已经在他的指示下,把这些礼金和礼品妥善处理了。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指示纪委:“立刻展开调查,揪出写匿名信的人,务必还陈扬同志一个清白,绝不能让别有用心之人得逞。”
纪委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分别走访市立医院的医务人员,以及曾去医院看望过陈扬的政商人士。
起初大家还有些顾虑,言语间遮遮掩掩,可当他们得知是为陈扬澄清时,众人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一位本地知名的企业家甚至拍着胸脯说道:“陈科长那是真廉洁啊!我送去的高档补品,他二话不说就给我退回来了,还附了封感谢信,态度诚恳得很,就冲这一点,以后宁海的项目,我放心投!”
而陈扬在接到纪委的通知时,没有丝毫慌张。
他从容地回到家中,打开那个放着重要物件的抽屉,取出捐款收据和退还礼品的快递单,用手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
面对纪委的工作人员,他的眼神坦荡,语气平和却有力的说道:“这是我给市慈善总会的捐款凭证,每一分钱都有据可查。那些礼品,我第一时间就安排退还了,这是快递单号,都能追溯。我从不敢忘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辜负组织的信任。”
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愈发清晰。
纪委通过细致的笔迹鉴定和对王坤日常行踪、人际关系的排查,很快锁定了他就是那个匿名举报人。
当纪委的工作人员出现在王坤面前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双腿一软,“扑通”一声瘫倒在地,往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
“我……我只是一时糊涂啊……”
王坤涕泪横飞,双手在空中无助地挥舞着,妄图抓住最后一丝希望。
可一切都晚了,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了纪律的红线,他本人也被牢牢得钉在了耻辱柱上。
最终,等待他的是更为严厉的惩处!
他被调离了市委办,发往偏远乡镇基层看护山林。
经此一事,宁海政坛仿若经历了一场洗礼。
市委书记张明山趁热打铁,召开了一场全体干部大会。
张明山身姿挺拔地坐在主席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每一张面孔,声音洪亮而震撼:“同志们,市委今日之所以特别召开这个会议,是为了给全市的干部敲响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