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双方针对李言晋升总警司的争论
第一点还好说,那是技术问题,第二个可以说是大局问题。
第三个尤为可惜,自己一个警务处的副处长,亲自向一个总区的高级警司抛出橄榄枝,竟然没有得到李言的倾心投效,这让沈澄有了一种极大的挫败感。
这比案子破不了,还让人心塞。
所以,沈澄在回到总部后,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言的能力勿庸置疑,这次梁飞虎将其当做弃子,李言又帮自己破了案,明明已经彻底得罪了高建斌和梁飞虎,按理来说,李言本应顺势投靠自己,这才符合他的利益。
但李言宁可向一哥许定安靠扰,也没有完全投向自己。
虽然李言对自己也表现的很亲近,但沈澄做为当事人,与李言有多少交心,自然心里有数,最后李言对于梁飞虎的私底下的动作是心知肚明的,默认手下的人听从梁飞虎的安排将人灭了口。
这些他都知道,纵然有一哥的授意,但李言却没有和自己坦白,将这里面的事情说清楚,这就说明他并没有完全做出选择。
是的,沈澄到现在都没有觉得是李言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纵容梁飞虎派人灭了口,而是觉得是一哥为了大局着想,不想事态失控、无限扩大化,才暗示李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及时收尾的。
李言却没有和自己说清楚,这就说明他最多只能算是有限投靠,为什么会这样呢?
沈澄细想之下,觉得可能李言被高建斌和梁飞虎抛弃后,心有不忿,但又怕自己在和高建斌的争斗中彻底落败,所以始终在徘徊。
这很可能跟沈澄自己平时的做风比较软弱,遇事总是退让有关系,使得李言对自己是否能战胜一向嚣张霸道的高建斌没有信心。
若是这是大多数中高层警员的想法,那问题就严重了。
所以,沈澄觉得自己以前将事情想的简单了些,一味的怀柔也许并不适合现在的处境,这让沈澄发现了高建斌的强势的作风,也许不是性格使然,而是出于一种策略,很能影响到一大批中高级警务人员。
使得他们从决策会上的强弱风向而做出选择,而这种选择又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胜负。
想到这一层,沈澄蓦然一惊,终于察觉到自己的失误了,因为空降的原因,自己一味的重视搞好同事之间的关系,而忘了自己现在的处境和三年前刚来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
现在是必需要背水一战的时候了,所以沈澄下定决心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事作风,不能总是退让了。
毕竟是争一把手,从副手到正职,是一个质的跨越,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工作努力认真、温良恭俭认就能顺顺当当的升上去,是要经过一个瓶颈,渡过一种蜕变。
说白了,就是要踏着对手的尸骨,吸取敌人的血液,将对方吞噬掉,蹬上胜利者的宝座。
沈澄终于明白过来,他和高建斌,最终只能够存活下来一个人。
而在会议一开始,高建斌就强势打压,若是沈澄打了胜案,载誉而归,依然被压得像个三孙子一样,那么别人就更瞧不上沈澄了,高建斌很明显比沈澄更懂得争夺人心和气运。
所以这一次沈澄没有再退,而是和高建斌针锋相对,在决策会上争了起来,沈澄要借着这次大胜的东风,将自己强势的一面展现出来,无论如何,这次自己提出的有功晋升人员一定要得到落实。
沈澄要让警务处的高层们都看看,自己的意志最终能得到贯彻。
还要强势搞定,这一点儿非常重要。
面对沈澄的风格大变,高处上位的许定安眉头一挑,略略感到诧异,但眼中却闪过了一丝欣赏,如果一直需要自己暗中扶持,那沈澄最终肯定是无缘处长宝座的,没想到下去历练了一趟,沈澄竟然意识到了自己最大的问题,一哥暗暗点了点头。
可以说,争龙之局,现在才算真正的拉开序幕。
高建斌则是怒不可遏,但沈澄是在用一哥和高建斌当初的威势来为自己站台,案子的高规格是一哥亲自定的,而高建斌当时确实说过要亲任组长的话。
沈澄的言语间布满了陷阱,稍不注意,就会踩到雷,不是得罪了一哥,就是将高建斌自己套了进去。
所以一时之间,只顾着发火,不知道该怎么怼回去,只是略略的向梁飞虎瞟了一眼,示意小弟跟上。此时梁飞虎见状,一直僵持着也不是个办法,见一哥和高建斌都没有说话的意思,硬着头皮打了个哈哈,将话头接了过去,笑着说道:“沈副处长言之有理,其实我们大家对这个晋升名单并无太大异意,只是霍启强升高级警司和吴长青升警司都没什么问题。”
“只是这个李言升总警司,有些不太妥当”
梁飞虎直接揭过了两人的对恃,表面上退了一步,将话题引到了具体的升职名单上。
下面的脚轻轻踢了踢旁的高建斌,继续说道:“当然了,李言在这次案件中的功劳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不可磨灭,只是,李言太过年轻,今年才三十岁。”
“众所周知,港岛警队三万多名警员中,只有四十多名总警司,无一不是威严厚重的中年人,他们阅历丰富,做事稳重,才能压住总警司的尊位。”
“而李言这么年轻,就升任总警司的话,会让外界觉得我们警队太过轻浮,不够持重,是不是再缓两年,等李言再积累一些经验再说?”
梁飞虎见势不妙,果断的转变了策略,表面看来退让了一步,实则用心更为险恶。
这次的案子上报的破案经过,沈澄本来打算将他和李言唱双簧的事情也写上去的,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突出自己。
可以将过去一段时间自己因为演戏而导致的恶劣印象转变过来,显示自己的聪明睿智,巧设计谋,将案子一举破获。
而且,这样一来,李言的立场势必彻底暴露,逼其和高梁二人分道扬飙,转向自己这一方。
但思来想去,沈澄还是觉得不是很妥当,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在案情报告上描述成李言被自己赶出专案组后,自己迫于压力去搜寻线索,导致抓住了越南绑匪的落脚点,最后将其一网打尽。
因为若是照原来的报告来,很难解释为什么要在内部演戏骗过大部份的专案组人员,难道直说有奸细吗?
虽然确实是这样,一哥心里也有数,但这却是不能说的潜规则,否则必然引起宣然大波,若是有奸细那肯定要查,这将是比绑架案更加严重的事情,这是警队内部出了问题。
要是真的因为沈澄的原因,弄得人人自危,那沈澄就彻底将下面的人员得罪了,最终得不偿失。
沈澄也不想去捅这个马蜂窝,本来一哥就有想在警队内部查内奸的想法,几次话里话外的都提到此事,但因为面临的阻力太大,最终一哥在权衡之下,放弃了。
若是自己再挑起来,一哥借势推行内部监察,那最后黑锅不是落到自己头上了。
不划算的
另一个原因这么做意图太明显了,李言这个人实在是太精明了,沈澄到现在都摸不到底。也有些拿不定若是自己真的这样做了,李言是会投向自己,还是适得其反,也有可能会将好不容易通过几次打交道积攒下来的交情付之东流。
综合考量之下,沈澄还是放弃了打算,决心通过和高建斌一战,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吸引李言主动心甘情愿的向自己效忠。
所以,此时最为关键的,就是在决策会上,强势压过高建斌一头,帮李言晋升总警司。
想必梁飞虎也看出来了这一点,放过了霍启强,还有自己人的吴长青,反而将李言单独抽出来,加以否定。
表面上是做出了重大退让,你看看,两个人都同意了,只是阻止了李言的升职,还是承认了其功劳,以其年轻为由,过两年再升,任谁也说不出话来。
高建斌也瞬间意识过来,沈澄必竟立有大功,彻底否决对方这次的行动也确定有些过了,不如做些退让,在最关键的地方,加以阻拦,一样能削弱沈澄的威望。
梁飞虎一提,在坐的众人都反应过来,李言才是这次晋升中最重要的人选,梁飞虎打什么主意,大家也都是心里清楚了。
高建斌也明白过来,于是将刚刚升起的怒火慢慢压抑了下去,稳了稳神,带着一股淡淡的嘲讽看向沈澄:“是啊,李言毕竟太过年轻,做事冲动,听说在沈副处长办案期间,常常以查案之名去游玩儿。”
“更有甚者,竟然还当众顶撞上司,可见还是不够稳重,太过浮燥,提拔为总警司,确实不是很妥当。”
“而且,这也是为他好,年轻人太过出风头,容易成为众矢之地,不利于他的成长。还是在下面磨炼一番,积累一些经验,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