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学生秋季学期期待年底的元旦晚会,春季学期重头戏就是这艺术节,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很多学生的盼头。
而校园乐队又属于这些课余事件中吸引人眼球的第一梯队成员,出了学校以后乐队很是烂大街,但学校里的乐队总是独一无二——帅,而且会唱一些带反抗意味的歌,哪怕就只是一句歌词,也能暂时划破学校的沉闷空气。
刘老师的语气略有惊讶:“看你平时严的嘞,还以为你不太喜欢学生太过分心去搞些课外活动。”
“那倒不是,”李萤心说,“可能是第一年当班主任,还把握不太好这个度吧。”
严是真的,在其位谋其政,但谁都是从学生过来的,多少能共情一些。尤其李萤心当年还并非什么纯良乖学生。
他第一次组乐队也是在高中,那时候组的还不是夜这星,也是一个连名字都没起的临时乐队。
他不知道徐斐然组成她的乐队过程是否波折,但他当年的确费了一番工夫。他在鲤州市下的一个小县城念书,县城的中学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活动,似乎也没有学生组校内乐队的先例,他突发奇想在学校贴吧发了招募贴,一年后的暑假才有一个人加他q/q应征。
来应征的人是同年级不同班的陈悦,此人说自己会弹吉他,两人在网上相谈甚欢,李萤心觉得自己尚未成型的乐队即将迎来一位吉他大师,见了面之后李萤心才知道陈悦说的会弹吉他是只会弹《小星星》。
李萤心说没关系,他也只会弹钢琴,就算是要转成键盘手也得稍加摸索,但陈悦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非常轴,说摇滚三大件吉他贝斯鼓,贝斯手和鼓手都没着落呢,别转什么键盘手了,学贝斯吧。
那鼓手呢?李萤心问。
陈悦说大不了我边弹吉他边弹跳,跳得用力一点地板会给你回声,这也算一种打节奏。
李萤心:……
陈悦又说,开玩笑的,总之鼓相对好解决一点,但贝斯手才是真的稀缺,常言道学会了吉他那世界上就多了个会吉他的人,但学会了贝斯世界上就多了个乐队,我已经学了吉他了,贝斯就由你来吧。
李萤心就是这样开始学起贝斯的,他和陈悦一起去了县城里唯一一家琴行,因为平时根本没有人买贝斯,店里墙上挂着的都是六根弦的吉他。老板说要买贝斯得订货,于是李萤心掏光了攒了很久的零花钱又等了几天,终于拿到他那把依班娜——尽管后来他发现如果他自己上网买,还能再省三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