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部落筹备进攻的消息传来,边关上下如弦上之箭,气氛愈发凝重。楚逸尘和苏瑶丝毫不敢懈怠,紧锣密鼓地推进着各项防御准备工作。
楚逸尘在军营中日夜忙碌,亲自监督新武器装备的装配与调试。强弩的威力虽强,但精准度和射速还需优化,楚逸尘与军中工匠们反复试验,调整弩机的结构与箭矢的配重。“这强弩乃我们对抗部落的利器,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每一次发射都要能精准命中目标。”楚逸尘对工匠们说道。经过多日的努力,强弩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有效射程更远,精准度也大幅提高。同时,投石机的操作训练也在紧张进行,士兵们不断练习发射角度和力度的控制,力求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威力。
为了提升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楚逸尘频繁组织军事演练。模拟战场上,士兵们分成不同方阵,进行攻防对抗。楚逸尘在一旁密切观察,及时指出问题并加以纠正。“步军与弓军配合不够默契,弓军掩护时,步军推进速度要加快,否则易被敌人突破防线。再次演练!”在楚逸尘的严格要求下,士兵们不断磨合,协同作战能力逐渐增强。
苏瑶在城内同样全力以赴。她加大了对民兵的训练强度,亲自到训练场上为民兵们加油鼓劲。“乡亲们,你们都是边关的守护者,每一次训练都是为了在战场上保护我们的家园和亲人。大家要认真学习,掌握杀敌本领。”苏瑶通过纸笔激励着民兵们。在训练中,苏瑶发现民兵们在使用兵器时,动作不够规范,力量也有所欠缺。她便邀请军中经验丰富的老兵,来为民兵们进行专门的兵器使用指导。老兵们耐心地示范每一个动作,讲解发力技巧,民兵们进步迅速。
城内的防御工事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苏瑶组织百姓们加宽加深护城河,河底布满尖锐的木桩,以阻止敌人的攻城器械靠近。吊桥的加固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更换了更粗的绳索和坚固的木板,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起落。同时,苏瑶还安排人员在城墙上增设瞭望孔和射击口,为守军提供更好的观察和攻击条件。
随着部落进攻的日期日益临近,苏瑶深知民心稳定的重要性。她再次组织文化活动,这次以“热血边关,共御外敌”为主题。活动中,举办了一场诗词朗诵会,文人墨客们激情澎湃地朗诵着鼓舞士气的诗词,“边关烽火燃,将士守家园。热血心中涌,豪情冲九天。”百姓们听得热血沸腾,爱国热情被进一步点燃。苏瑶还安排了传统武术表演,展示边关百姓的英勇风采,激发大家保卫家园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