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塞外势力的动向愈发明显,边关的紧张氛围几乎凝固。楚逸尘在军事部署上丝毫不敢懈怠,他深知此次敌人准备充分,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除了进一步加固防御工事,他还对兵力进行了细致的调配。将精锐部队安排在城墙的关键位置,确保在敌军攻城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同时,挑选出一批擅长侦查的士兵,组成多支侦察小队,秘密潜入塞外,深入敌军后方,收集更详细的情报。
“各位兄弟,此次任务艰巨,但关乎边关生死存亡。你们务必小心谨慎,尽可能获取敌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进攻计划等重要信息,一旦有发现,立刻回报。”楚逸尘亲自为侦察小队送行,目光中满是信任与期望。侦察小队队长坚定地回应:“将军放心,我们定不辱使命!”说罢,小队成员们迅速消失在夜色中,朝着塞外疾驰而去。
苏瑶在城内也忙碌得不可开交。她深知稳定民心是应对战争的重要一环,于是组织了一系列安抚活动。她邀请城中的老者们,在集市中央讲述先辈们守护边关的英勇事迹,用那些可歌可泣的过往激励当下的百姓,让大家明白守护边关的意义与责任。“乡亲们,我们的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历经无数艰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我们的家园。如今,危机再次降临,我们虽身处后方,但同样肩负重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苏瑶通过纸笔向百姓们传达着信念,周围的百姓们纷纷点头,眼神中燃起坚定的光芒。
在得知敌军可能再次来袭的消息后,百姓们的生活节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许多家庭自发地开始储备生活物资,邻里之间相互帮忙,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苏瑶看在眼里,暖在心头,她穿梭在街巷中,指导百姓们合理储备物资,避免哄抢和浪费。同时,她还组织了一些妇女团体,为前线的士兵们赶制衣物和军鞋,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对战士们的关怀与支持。
日子一天天过去,侦察小队陆续传回情报。敌军的兵力果然远超想象,而且他们还配备了新型的攻城器械,威力巨大。楚逸尘收到情报后,立刻与将领们再次商讨对策。面对敌军的强大攻势,有人提出是否向朝廷请求支援,楚逸尘沉思片刻后说道:“向朝廷求援固然重要,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援军身上,当下最重要的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挖掘边关的潜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御策略。”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决定在城外设置多重防线。除了原有的壕沟、陷阱和拒马,还在更远处的要道上布置了鹿角和绊马索,尽可能地迟滞敌军的进攻速度。同时,加强了对城内粮草和水源的管理,确保在长期围困下,军民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苏瑶在城内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一旦敌军攻城,各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组织百姓转移到安全地带,安排了足够的医护人员和物资,随时准备救治伤员。她还组织了一些有武术基础的百姓,成立了自卫队,在城内协助维持治安,防止出现混乱和趁火打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