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身有残疾那就最好了。
这种人基本上每个地方都会有,述职官员们不明所以,却也不敢违抗指令,老老实实上报,第二日一道道封诏便快马加鞭传到了各县。
凡事对敌有功着,赐爵一级。
瞬间,正处在热血边缘的百姓彻底沸腾了。
那些老兵可都是底层啊,他们不过就看了几个敌军人头,就赐爵了,天哪还有这等好事。
登时官府人满为患,以往征夫之时恨不得挨家挨户拖人的衙役都傻眼了,他们何曾见过如此轰动景象!
大夏立国之初,为休养生息也为防止士兵哗变,便采取世兵制,兵将统一管理,另辟户籍,与平民不通婚,长此以往至今,军户已然在常人眼中成为贱籍。
加之无战事,朝廷冗兵冗官,上层剥削,仅靠军户屯田,也只能维持自己生计,肉眼可见从军不是个好的选择。
当然嬴政看来世兵制并非毫无益处,但于此时大夏来说却是个巨大弊端。
他现在无法越过世家做更多的事情,却可以用这些小计策引起他们一阵好奇和跟风。
开始的时候嬴政做的一切太过突然,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也有处于观望态度,等到他布局逐渐展开,世家乡绅心中也有了计较。
这位摄政王志向倒是远大,只是他却不知道他做的事情已经开始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
而就在他们准备做些什么捣乱之时,大夏和羌国之间突然爆发战事。
和亲公主新婚当夜被杀,并且大言不惭要将整个大夏都打下来,杀其男丁,辱其妻女!
负责护送公主的人听其言论当即勃然大怒,誉王殿下更是命人八百里加急,请命出战。
摄政王当即批复,连夜调兵遣将与羌国开战!
在这全民热切议论羌国的当口,所有人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不是没有世家乡绅强行压制,只是平日他们便不得人心,公然镇压,反倒激起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更甚者无家无室干脆利落的投了军。
然后官府当着人面发钱发粮,直观简单,冲击着每个人的视线。
彻底拦不住了。
直至此时,朝堂上尚且都不明白,明明没有看到摄政王调兵遣将,如何就开战了,而且流言传的比什么都快!
正如羌国之人也不明白,明明连大夏公主的脸都没见到,就出现了一滩血,这一滩血倒也无妨,吓人点就是了,怎么使团就突然发难宰了二皇子,伤了大皇子,带着所有嫁妆连夜离开发兵羌国了呢?
这一战,就是四个月。
城外,摄政王率领百官静等着,城中百姓也都一个个翘首以盼,若是亲眼见到献俘,那可是能吹嘘好久的事情呢!
而且站在百官最首的就是摄政王吧?一看就是,英俊潇洒不说,目光锐利,一身威严叫人不敢直视,只消一眼便不自由生出臣服的念头。
身后百官更是呈拱卫之势,叫人看了还以为此乃天子!
誉王大头骑在马上,也同样远眺看到这一切,不由微怔,继而双腿一夹马腹,疾行几步,翻身下马单膝跪在嬴政面前:“臣幸不辱命。”
第013章 第十三章
一个臣字,在一瞬间说明了誉王的态度。
誉王走的突然,许多人尤其是原本追随誉王的那些甚至都没来得及与其细说,而现在就算是没有细说,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誉王身后,赵承安率领大军也慢慢往这里行进,不多时就赶了上来。
“末将赵承安见过摄政王。”
赵承安声音洪亮十足,行步间虎虎生风。
瞧着这一个两个,众臣不由嘀咕。
当初赵承安可是请了病假,好家伙这哪里有半分生病的样子。还有誉王,记忆中誉王不是一直以病弱模样示人的吗?看看这壮实了又黑了的人是哪个?
仅仅这一个照面,就让双方心底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面上却是一派风淡云轻,你吹我我捧你,大型互吹现场,好不和谐。
嬴政瞧在眼里,不由心中一阵熨帖。
都是他的肱骨之臣啊!
感动,想哭。
不过哭是不可能哭的,也没到嬴政哭的时候,军中主帅和主将在见完礼之后,声势浩大的城门献俘就轰轰烈烈的开始了,这场仗打的非常漂亮,挑起了羌国内乱的同时连下了数十城,二皇子被赵承安亲自动手砍了,大皇子运气好跑了出去。
只是没等他松一口气,就被自己新晋的老丈人,羌国的大将军捅了个对穿。
至死都不明白老丈人怎么就背叛了自己了呢?
誉王同样也不明白,虚心请教赵承安,却只收到了一个满是疑惑的眼神,看誉王实在是想不通,才耐下心来讲解了一番,“此前末将同王爷说过这件事,想来王爷是不记得了,摄政王在此前叮嘱过末将要花钱收买人啊。”
“对啊,不是说没有收买成功,只有一个女人因为爱恨情仇为你所用吗?”
“没错啊,可是还有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