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 1)

文化。

很明显,他们有着野心,成效也不错。可同样的这是一柄双刃剑,文化相同,就意味着没有隔阂,无论是谁打赢谁,都很容易蚕食对方。

这种战略嬴政很是赞同,当初他一统天下之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从文化思想和制度上将民众高度统一,只有让黔首认为他们是同样的人,他们才会对自己国家发自内心的热爱,继而才能凝聚在一起。

而大夏和羌国之间的关系,以嬴政的目光来看,若是这样继续下去,还真的说不好是什么光景。

偏偏大夏内政不稳,羌国也跟着一场内乱,这场内乱直接导致了他们守旧派的胜利,改革派全部被铲除,羌国再一次回到了过去蛮夷之国的模样。

无疑,他们一时之间更加强大了起来,却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他们也随着大夏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捧尘埃。

发人深省。

嬴政是天底下第一位皇帝,所做之事更是天下间前所未有,无参考,只凭自己摸索,错与对都无从考证,只待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后才能知晓。

现下有一个例子摆在嬴政面前,纵使平台系统使用手段隐去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却还是能从中窥得一斑。

如同朝中的主和派一样,羌国的改革派也是一心求和共谋发展,前些时日大夏和羌国刚有了一次冲突,不日羌国使者就会入京。

打是一定要打,不然嬴政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处理欠款的事情。

如誉王他们所想只当他要求一个好名声,趁机搬入宫中只会叫他们坐实这种想法。

不是嬴政不想直接挥兵北上,实在是碍于身份所限。原身手握兵权,自是不会明面上倒戈主和派,可是本质上与先帝没有什么区别,对打仗的事情并不热衷,贸然动手,只怕是所有人都会觉得奇怪,还需要再做做戏,让他们胡思乱想给他脑补一个合适的理由才行啊。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是两个月后。

这两个月里,户部将原来的欠款基本上都收了上来,有那么一两个实在是困难的,略微通融了下,签下每月还款的契书,交上一笔利息,也可以不再追究。

不是没有仗着自己身份拒不还款的,说起来也是有缘,这件不是别家,正是太后母家,顺英侯府。

可真是,不怕死啊。

嬴政开始的时候也是想不通,不夹起尾巴做人也就算了,还仗着自己是太后母族作威作福?

天真。

当初嬴政憋着一股邪火没有发出来,对太后,她到底还占个名份,不好动手,顺英侯府就不一样了,多好的撒气口啊。

故而在周时程将名册递上来后,嬴政直接点兵围了顺英侯府,甚至还派了御前侍卫统领赵承安保护周大人,拿着欠条上门要账。

于理不合?

这话可就不对了啊,就是民间也都知道欠债还钱,过了时间不还钱,债主把你全家帮了拉到官府,全家被卖都还债都有可能,现下只是上门要债而已,过分吗?

过不过分旁人不知道,但是经此一役众人是彻底看到了摄政王的实力,大权在握,不知又让多少人彻夜辗转难眠。

百姓眼里可就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了,他们只知道自己看热闹的时候可是瞧见那金银宝物成箱成箱往外搬,叫人看着不由咂舌,乖乖,这得是多少啊!

太后母家发家也不算早,就能攒出这么多家底?没准就是贪得吧?肯定是啊!

嬴政动手的时候没有避讳百姓,不过第二日,顺英侯府贪官枉法的流言就硝烟尘上,记得太后都不顾前些时日与摄政王之间的不愉快,特别找他入宫商议此事。

不想这次嬴政答应的意外痛快,不仅如此,甚至为了让太后安心,还在朝会上主动提及此事,明令禁止再宣扬此事,毕竟钱还了就是好侯爷,还是太后母家,难道还想将人逼死不成?

众臣倒不觉得嬴政转眼就变脸,纷纷都觉得摄政王是恩怨分明,甚至还不计前嫌,不愧是国之栋梁。

回去一想也觉得摄政王说的有道理,纷纷责令下人不得在乱说什么。

太后也万分满意,叫人入宫一叙时面对嬴政‘不若派兵镇压流言,反正顺英侯没有什么错’的建议时欣然接受。

当然这件事太后是真觉得有道理,还难得聪明了一次,认为不能一味叫摄政王担着,直接亲手下了懿旨。

做完此事后得到了个嬴政赞赏的眼神,不由暗自窃喜。

却不想,懿旨下去的第二日,就出了问题。

要知道那日“强制还款”可是青天白日下由禁军把守着做的,百姓不知缘由,瞧着那阵势还以为是抄家,自是引发了一番讨论。

可这件事第二日便被叫停了,有时候有些事情不管或许也就是只说两次人们便忘记了,若是堵着嘴不让说,就不是这幅光景了。

更何况那日朝会摄政王都发了话,众朝臣回去都纷纷勒令下人,底下的人担心做的不好,只

最新小说: 人在综漫,无情道修士只想摆烂 读心:听到小公主心声后暴君慌了 假如校霸是你亲哥 重生09,最强通信兵 高武:御兽,开局绑定剑仙御姐 八零之诡眼萌娃寻宝记 崩坏:救世主的我,被曝光了! 无限轮回:我才是怪物 小天师四岁半,有五个大佬爸爸很正常 阎浮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