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徐吉标传 > 第十二章:岁月如歌 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十二章:岁月如歌 有情人终成眷属(2 / 2)

在工作间隙,他们会交流心得,分享生活琐事。陈明远从张开泰那里学到了许多独特的手艺技巧,而张开泰也钦佩陈明远的勤奋与创新。他们的合作与互动,不仅提升了彼此的技艺,还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而张家三姐,在这层关系中,也成为了他们情谊的见证者。她看着堂兄与程明远为生活拼搏,也为他们的友谊感到欣慰。这种人物之间紧密的联系,在合肥这座城市的背景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描绘着手艺人在艰难岁月中对生活的执着与热爱,以及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

在18岁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节,徐吉标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与张家三姐喜结连理。

婚礼当日,阳光明媚,柔和的光线洒在双岗集张家那热闹非凡的大院里。张灯结彩的庭院中,宾客们欢声笑语不断,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徐吉标身着崭新的礼服,英气勃勃,眼神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张家三姐穿戴整齐,端庄秀丽,娇羞的面容透露出幸福的光彩。

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婚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在众多宾客里,程明远和他的父亲也特意赶来参加这场婚礼。程明远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为好友能步入婚姻殿堂感到由衷的高兴。他深知徐吉标一路走来的点滴,如今看到好友成家,心中满是欣慰。

程明远的父亲同样带着诚挚的祝福,与周围的宾客们亲切交谈,分享着这份喜悦。婚礼上,徐吉标与张家三姐向各位宾客致谢,当走到陈明远父子面前时,徐吉标紧紧握住程明远的手,眼神交汇间,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这场婚礼,不仅是徐吉标和张家三姐新生活的起点,也是朋友间情谊的见证。在这个美好的春日里,大家共同沉浸在喜悦之中,仿佛所有的美好都在这一刻定格,为他们的人生留下了一段难忘而珍贵的回忆,也预示着徐吉标未来生活将如这春天般充满希望与生机。

在合肥义城,大张圩南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巢湖之畔,散发着独有的魅力,美得格外动人。

每当春天来临,这里仿佛被大自然打翻了颜料盒,绘就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清晨,阳光温柔地洒在这片土地上,唤醒了沉睡的万物。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婉转悠扬,交织成一曲美妙的春之乐章,仿佛在诉说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花香四溢,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争奇斗艳,芬芳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巢湖岸边漫步,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宛如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嫩绿的柳叶像是被精心雕琢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它们轻轻抚摸着湖面,湖面便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与岸边的美景相映成趣。

远处,巢湖的湖水在春日暖阳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辽阔的湖面一望无际,水天相接处,仿佛能看到大自然无尽的温柔与包容。偶尔有几只小船在湖中摇曳,渔民们趁着春日的好时光,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气息。

义城大张圩南梗在巢湖边上的这片春日景象,宛如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灵动的画,吸引着每一个人沉醉其中,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与宁静。

大张圩南梗,这片位于巢湖之畔的地方,错落着一座座茅草搭建的房子。它们的土坯墙并不高耸,却承载着岁月的质朴与厚重。每间屋子都设有土灶,虽质朴简陋,却被收拾得十分整洁。

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三间格局,东边作为厨房,烟火在土灶中升腾,烹饪出生活的滋味;西边的厢房,或是储存杂物,或是供家人休憩;中间的堂屋,则是家庭活动的中心,接待访客、商议家事都在此处。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简单而宁静的日子。在那个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代,能拥有一个固定的居所,他们便深感知足。毕竟,外面的世界战火纷飞,许多人被迫四处流浪,居无定所。

对于大张圩南梗的居民而言,若是家中还能有一只小船,无论是用于捕鱼维持生计,还是跑运输谋求生路,那便算得上是富有了。这小小的船只,是他们在乱世中的依靠,承载着生活的希望。

从义城的南埂,也就是大张圩南梗出发,到施口还有一段路程。施口,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它是合肥的淝河通向巢湖和中庙的重要交通水道,宛如一条纽带,连接着不同的地域,见证着船只往来穿梭,承载着商贸交流与人员往来,在乱世中,依旧保持着一份独特的生机与活力,而大张圩南梗,也因与施口的联系,在这动荡岁月里,维系着自己的生活脉络。(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徐吉标传 太子凶狠 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 上山打猎后,怒娶十八房媳妇? 相错亦是缘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公子千秋 分身的次元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