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标1902年在合肥诞生,1902年,也就是光绪二十八年,属虎,上山虎。
光绪二十八年,岁在壬寅,虎年的钟声在肥西义城南徐敲响。这一年的春节,尽管外部世界依旧风雨飘摇,但南徐的徐家却依照祖例,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孩子们穿着新衣,在巷子里嬉笑奔跑,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老虎玩具,寓意着虎虎生威。长辈们聚在厅堂,一边品尝着新春的茶点,一边谈论着家族的过往与未来。然而,他们心中也隐隐担忧着这动荡时代给家族带来的变数。
在全国范围内,《辛丑条约》带来的影响持续发酵。清政府为偿还巨额赔款,不断增加赋税,使得百姓生活愈发艰难。南徐的徐家,虽有不少文人墨客,但大多仍以农耕为业,兼营一些小本生意。赋税的加重,让徐家的经济负担陡然增加。田间收成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影响下,难以满足家庭开支。为了维持生计,徐家年轻一辈不得不尝试拓展新的营生渠道。有的尝试着将家中的手工艺品拿到集市上售卖,有的则结伴外出打短工,试图在这艰难的世道中寻找一线生机。
尽管生活艰辛,南徐的文人墨客们对文化传承的热情丝毫未减。这一年,徐家的私塾依旧书声琅琅。老先生在讲台上认真地讲解着四书五经,孩子们端坐在课桌前,全神贯注地聆听。在课余时间,徐家子弟还会组织诗社,以“虎”为主题,吟诗作词,相互切磋。他们用文字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执着。徐吉标的父亲徐志德风华正茂,也被这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时常听兄长们谈论诗词文章,一颗热爱文化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
1902年,一些新思想、新事物也开始悄然渗透到肥西义城大张圩这个小地方。有外出闯荡的年轻人带回了关于新式学堂、西方科技的见闻,让南徐的人们眼界大开。徐家中一些思想较为开明的长辈,开始思考是否要让族中子弟接触这些新事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与变革的碰撞,在南徐的平静生活中掀起了一丝涟漪,预示着南徐徐家在未来的日子里,将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挑战,而徐吉标也将在这时代的浪潮中,经历属于他的成长与蜕变。
徐吉标的父亲徐志德,配王氏女生子三,吉开、吉龙、吉凤。吉龙字吉标,生于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初八。
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正值虎年。八月初八这日,肥西义城南徐的徐家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徐家又迎来了一位新生命——吉龙,字吉标。这特殊的生辰,初八初八,“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吉祥、发达,而又逢虎年,更为这个新生命增添了几分祥瑞之意。家人看着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吉龙,眼中满是喜悦与期许,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希望。
1902年,整个中国仍深陷在《辛丑条约》签订后的阴霾之中。巨额赔款致使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愈发尖锐。尽管南徐地处一隅,但也难以隔绝时代的冲击。徐家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耕读传统,此时也面临着生计的压力。然而,吉龙的诞生如同一束微光,为这个在时代浪潮中略显艰难的家族带来了新的活力。家人期盼着吉龙能在这动荡的时代里,凭借自身的福泽与努力,为家族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徐家向来重视文化传承,吉龙自小就浸润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家中的长辈们皆是饱读诗书之人,他们言传身教,希望吉龙能延续家族的文脉。在吉龙稍懂事时,便被带到私塾,与族中子弟一同聆听老先生讲解经典。课余时间,他也常听长辈们讲述家族中那些文人墨客的故事,心中对先辈们的才情充满了敬仰。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吉龙对诗词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与悟性,为他未来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吉龙在家人的呵护与期盼中渐渐成长,虽然年纪尚小,但已然显露出独特的气质。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的命运与家族、国家紧密相连。未来,他将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是继续传承家族的文化,还是投身于变革的浪潮,为国家的命运贡献力量?一切都如同清晨未散的薄雾,朦胧而充满未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吉龙将带着家族的期许与自身的梦想,在这跌宕起伏的时代画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