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37章 敷典麟经,谠言炳明

第37章 敷典麟经,谠言炳明(2 / 2)

庄重、缓慢、不容丝毫差错的仪式感,本身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刘球深吸一口气,翻开手中翰林院备好的讲稿,朗声开讲:

“《春秋》书曰:‘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此一节,微言大义,首在‘尊王攘夷’四字!”

他的声音带着金石之质,目光扫过阶下黑压压的绯青袍服,最终又回落在那明黄屏风之后的小小身影之上。

“何谓‘尊王’?齐桓公奉周天子之命,纠合诸侯,讨伐不臣之蔡,此乃代天行罚,匡扶周室!《传》曰:‘诸侯有王,王有巡守’,蔡侯不朝,不贡,失藩臣之礼,背天子之恩,是为大不敬!故桓公伐之,名正言顺!此乃‘尊王’之典范!”

刘球引经据典,将齐桓公“尊王”的正义性阐述得淋漓尽致。

阶下群臣,尤其以杨荣为首的一批大臣,频频颔首,面露嘉许。

这正是他们期望灌输的“秩序”——君权源于天命,臣子(如齐桓公)有义务“尊王”、“攘夷”,维护这个秩序。

而皇帝,自然也应“守礼”、“听谏”。

屏风之后,但朱祁镇得小嘴却微不可察地撇了一下。

朝堂重启大经筵,而且还能身为主讲官,这对多少儒士来说是必毕生荣耀。

但刘球他不是为名利而来,是为心中的“道”而来。

他视手中《春秋》玉册非是典籍,而是斩向世间不公、涤荡乾坤的利剑!

内阁诸公的圆融世故、曾经阉宦的浊气滔天、乃至边镇外虏的蠢蠢欲动,在他这公羊学狂信徒眼中,皆是因偏离了“大复仇”的煌煌正道!

当首辅杨士奇力主《春秋》为帝王必修时,刘球曾热血沸腾,天真的以为朝堂风向开始要将“道”行于天下。

然而如今,他才察觉到内阁期望的“尊王”是温和守成的,是束缚君权的!

这与他信奉的“天子执生杀,讨不臣,复世仇”的激进诠释格格不入!

此刻他胸腔里一股激越之气越压月列,勃然欲发。

“《春秋》书曰:‘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

刘球声震殿宇,“此一节,微言大义,首在‘尊王攘夷’四字!然此四字,非唯守成,更在进取!非唯自保,更在诛讨!”

他刻意顿住,满意地看到阶下许多武将勋贵挺直了腰背。

“何谓‘尊王’?齐桓公奉周天子之命,纠合诸侯,讨伐不臣之蔡,此乃代天行罚,匡扶周室!蔡侯不朝,不贡,失藩臣之礼,背天子之恩,是为大不敬!故桓公伐之,名正言顺!此乃‘尊王’之基!”

他先抛出内阁能接受的部分,随即把手中翰林院内定得讲稿往空中一撒,陡然转劈。

“然则,‘尊王’仅止于此乎?《公羊传》有云:‘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昔年蔡国先祖助逆,侵扰王畿,其罪虽远,其害犹存!血脉之仇,世代之恨,岂因岁月流逝而消弭?”

“齐桓公伐蔡,亦含‘复九世之仇’、‘讨不庭之臣’之大义!此乃雷霆手段,彰天子赫赫之威!使天下不臣者闻风丧胆,使四夷知我中国不可犯!此方为‘尊王攘夷’之真精神!乃王者执干戈以卫社稷之权柄!”

“轰!”

在满殿飘扬飞舞的宣纸雪花里。

文官队列同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和压抑的骚动!

复九世仇?王者执干戈?

这已远超内阁预设的温和轨道,直指君主不受制约的战争权力!

杨荣脸色铁青,几乎要拍案而起。

杨溥此刻也发觉刘球所讲与手中题本不对,愕然抬头。

杨士奇则猛地睁开了眼,眸底精光闪烁,直刺刘球!

最新小说: 异瞳狂妃:邪帝,太凶猛! 御前女官上位记 状元郎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穿书暴君:截胡天命之子后宫 抗战:李云龙!你管这叫一个团? 乱世兵户发媳妇,开局领到姐妹花 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水浒:靖康耻?我先登基称帝 非富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