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墨阳吃着外酥里嫩的鸡肉,莫名其妙就陷入了emo中,连眼圈都开始渐渐变红,直到他夹了一个鲜红的辣椒进嘴巴,熟悉而尖锐的辣味,或者说是痛感,硬生生把他的悲伤春秋给撅回去了。
矫情个啥呢,现在每天有人给做三菜一汤还不知足,现代加班到吐血也只能吃料包的日子忘了?虽然唐朝的吃食种类少了些,养猪场也在建了,花生米和辣椒也能放肆食用了,一天天过下去,只要不作死,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那截同样被炒到酥脆的辣椒像是学生时代的试卷,工作时候傻x老板下达的任务,甲方给的“又圆又方的帽子”思路,冲走了徐墨阳所有的emo,在最初的自我谴责和鼓励后,只留下满脑子的辣辣辣和吃吃吃。
再说一遍,他真的已经好久好久好久没有酣畅淋漓的吃过辣椒了。
一盘子辣子鸡连肉带辣椒的全了个干净,徐墨阳在空调房里出了一头一脸的汗,嘴巴被辣的肿了两个度,他却只觉得畅快。
放下第二个碗,摸摸微鼓的肚子,徐墨阳非常有自知之明的选择缓一会儿再战,毕竟辣子鸡加米饭和水差不多三大碗,再强撑下去他八成得请大夫。
这个时候就很羡慕猪石头了,一顿能吃十斤左右,根本不知道吃撑的滋味。
徐墨阳把碗碟重新放回食盒送到门口,叮嘱秦娘子半个时辰以后帮他热热,便准备回去偷得浮生半日闲,俗称睡午觉。
“我下午准备炸红糖糍粑,你要吃吗?”
在徐墨阳打算关门的时候,秦娘子突然问道。
“吃!”
徐墨阳回答的斩钉截铁,这个时代是有老红糖的,只是卖的很贵,糖价的下降要等李世民的遣使回归,从印度带来相对更好用的熬糖技术。
当然这跟徐家关系不大,徐墨阳去年在长安周边种植的除了绿豆花生米辣椒等作物,还种了一些甘蔗,虽然长势不好甜度不高,但做红糖还是绰绰有余的。
秦叶两位娘子在甘蔗成熟以后,跟徐墨阳找了个可靠的偏僻地方,熬了几个日夜,做出了不少红糖,把糖当饭吃当然数量不够,但寻常做菜,没事泡点红糖水还是可以承担的。
别问徐墨阳是怎么知道红糖制作方法的,问就是一个小说作者真的什么资料都要查。
“今天怎么有心情做糍粑?”
糍粑是糯米蒸熟捣烂后的产物,这么热的天气稍微动动就是一身汗,谁会愿意做这种费力气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