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回答地理大题,排出以上五个角度言之有理的答案,她自信能够拿下这一小问的满分,但这是现实。
对面的伯伯歉意地扯动嘴角:“这养鱼是赚钱,可我只会种地,还是本本分分地好,先清完杂草再说吧。”
陈盛戈点了点头,并没有为难。
尽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她知道这个模式成熟可行、潜力无穷,在村里没实验过的农民他们听起来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面朝黄土背朝天,弯了脊梁糙了皮,一年到头也只是勉勉强强吃得饱肚子。
黄泥砖堆起来的小房子上面盖的是干稻草,仍用不起瓦片。
看着低矮的屋子和忙碌的村民,陈盛戈心里莫名有了种使命感。
她立即起身,冲过去找俞青青,脚步声落在田埂上闷闷地响。
盛云门穷到没钱染色,只把门服的料子拿来做旗布,写几个字就算是布置完毕了。
白布旗子被挂在一根晾东西的竹竿上,被风吹成一团。
一旁是俞青青坐在低矮木凳子上,一手握剑一手捧脸,盯着农家切好晾晒的萝卜块发呆。
陈盛戈眉眼弯弯,窜过去和她讲了这绝佳的商机。
俞青青惊讶地睁大眼睛,目光在掌门和自己之间打转了好一会,才说道:“我们?我可从来没养过鱼啊!”
“掌门你自己也是没沾过鱼腥的,还不如我呢。”
“之前我过生辰,进厨房看见柴火灶上木头锅盖被顶得咚咚响,一掀开里面那鲤鱼还在游呢!”
“那鱼看上去身强体壮的,一个鱼跃扑到灶台边上,被我用剑柄敲晕了。”
“您真就放两片葱姜蒜直接煮鱼汤了啊!”
虽然是原身做的糗事,但陈盛戈确实也不会做饭。
学校获取食物很便利,出了宿舍区两头都有食堂,校园配送的外卖可以送到宿舍楼下。
后来她还加入了专门配送早餐到宿舍门口的群聊,在她卡点冲刺早上八点第一节课的时候发挥了供给粮草的关键作用。
简而言之,她不靠谱,但是这模式和想法很靠谱啊!
这个点子可不是她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是经历过时间考验和实践检验的。
她并不被俞青青一句话打击到,势在必得地握拳:“放心吧,跟我走只会稳赚不赔。”
俞青青眼神里五分怀疑三分忧虑还有两分呆滞,被陈盛戈拉着收了旗子,又临时改变路线去了附近的江鱼镇。
希望在集市上可以买些养殖鱼苗。
于是多方打听之后来到了镇上的鱼市。江鱼镇作为曾经渔业资源丰富的地方,有专门一条街道来进行鱼类交易。
只是现在渔业资源枯竭,原本兴旺繁华的街道逐渐冷清。
现在鱼市里只有寥寥几家专门做鱼类买卖,大部分摊位纷纷转行,给附近居民卖些寻常蔬果糕点而已。
左右逛了一番,去了最大的一家店面。牌匾高悬,黑木金字,笔走龙蛇写着“万鱼库”。
进到店里,空间宽阔,有好些瓦缸依着墙面摆放,里面一尾尾游着的正是心心念念的鱼。
不止有寻常的鲤鱼草鱼鲫鱼在水里扑腾,还有观赏性的金鱼锦鲤。
每个缸里只放了一条鱼,应当是专程栽了荷花,鱼儿摇着尾巴在几片小圆叶下边游啊游,很有一番意趣。
陈盛戈大致扫了一眼,心里一紧,抓住了俞青青的手腕。
连那拇指大的小鱼都单独用白瓷碗盛出来,铺一层微黄的细河沙,放几块鹅卵石,还有一片绿荷叶浮在碗边。
这样精心布置的造景,不敢想象一条鱼这价格是有多高。
虽然平日里她不管账,但俞青青也同她汇报,大致还有三十两存银。
宗门本来就穷,她本人更是穷得叮当响。
原身练的什么大道至简、回归自然,能扔的能烧的真是一个不落啊!
全身上下就只有腰间的那把剑还有点价值。
此时店小二看见客人来了,停下擦拭摆件的动作,从木制柜台后边走出来,招呼道:“二位客人,可是要些什么鱼啊?”
边上是讲究留白的鱼缸布景,面前是伙计身上得体的棉布店服,陈盛戈一时喉头发哽。
有一种想去两元店结果误入了高奢店的无措。
店小二将抹布搭在肩上,正要介绍,却扫到了两人腰间佩着的细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