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敬德得意洋洋的走过来说道:“老夫知道,像你这样平凡的人,很难做出像这样的词出来。”
“要不要老夫教教你?”
尉迟敬德现在自称都从我变成老夫了,可想而知这家伙有多么的开心。
席辩听到尉迟敬德的话,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了。
他拜尉迟敬德为师?
他还要不要脸了?
席辩就跟没有看到尉迟敬德一样,快步走远。
“唉~又是一个不敢承认现实的家伙。”
尉迟敬德摇摇头:“承认老夫的才华真的很难吗?一群低俗的人啊!”
.................
..................
“陛下,这是山东世家乡绅的联名上书。”
房玄龄将一叠奏章放在了李二的面前:“现在的朝廷已经没有几个山东大姓身居高位了,如今又要在山东均田,我恐山东对朝廷离心离德。”
“然后造反是吧?”
李二将房玄龄的疑虑说了出来:“造反就造反,我还没有老到提不动刀的时候。”
“更何况科举一年又一年的实行下去,朝廷会逐渐摆脱荐举制的,既然他们想要和河北一样对朝廷离心离德。”
“那就让其他地区的人去他们那里做官,让他们在家养望吧。”
李二目光随意地扫过手中的奏章,随后抬起头来,脸上流露出一抹淡淡的讥讽之色,冷笑道:“汉灵帝那般昏庸无能之人都能施行党锢之策,十几年来,几乎将党人的家族彻底压制得无法翻身。”
说到此处,他微微扬起下巴,接着说道:“难道朕还不如他不成?”
房玄龄站在一旁,听到这番话后,心头不禁涌起一阵恐惧。
如果真的推行这样的政策,十几年内不许山东的大姓士子当官,那么等那些老一辈的去世以后,失去了人脉的他们以及后代就真的会沦为寒门子弟,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谋生了。
这对于许多世家大族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当然也会激起他们的反抗。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汉灵帝都能将他们压的不能动弹,何况当朝陛下?
真的有人能够在这种情况下造反成功吗?
“其实事情还没有严重到这种地步。”
房玄龄咽下一口口水,劝解道:“这些人还是不敢明着对抗朝廷的,只是他们的利益确实受损的严重,只能在口头上发发牢骚。”
“发牢骚可以。”
李二举起手中的一封奏章说:“但是这个请斩马周、席辩是什么意思?”
“他以为朕是汉景帝吗?还是以为他们是七国?能逼着朕杀了朕的晁错?”
李二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房玄龄心中一紧,知道李二此刻的情绪已经被挑起。
他赶紧解释道:“陛下息怒,这或许只是某些人的过激之言,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
然而,李二似乎并没有平息下来,他继续说道:“朕的江山,岂容得下这些人的威胁!朕的臣子,岂能让他们随意请斩!”
房玄龄深知此时不宜再劝,只能等待李二的情绪平复。
“也罢。”
李二将手中的奏章随意的丢在了地上:“山东毕竟不是河北,朝廷需要顾及一下名望”
李二想到山东孔家,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朝廷需要一个孔家来维持统治,士子需要一个孔家来作为精神象征来替他们争夺权利。
但是要是提到喜不喜欢孔家,作为皇帝是很不喜欢有这么一个家伙卧在山东的。
孔家可以算是山东最大的地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