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 / 1)

要是他们告李承乾谋反还行,因为李承乾真的有这种想法,只是时候未到,一直没有动作而已。

但是李大亮谋反?

别说李承乾了,李二都不带信的。

在长孙涣汇报情况的时候,负责境外骁骑的周仓前来汇报。

周仓兴奋地说道:“殿下,散到境外的探子传来消息,吐谷浑和东突厥的部落已分裂为四份,且他们内部争斗激烈,杀得血流成河!”

李承乾接过周仓递过来的奏报,仔细阅读后,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上面详细记录着当前正在相互征讨的几个部落的分布情况。

这一切让周仓和长孙涣都感到震惊不已。

谁能想到,李承乾来到凉州才短短半个月时间,竟能引发吐谷浑和东突厥的内乱?

李承乾读完奏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也罢,告诉姚大师,让他尽情发挥吧。”

他对姚广孝的能力充满信心,虽然不清楚姚广孝具体做了什么,但结果显然证明了他的实力。

吐谷浑和东突厥已经陷入了内乱无法自拔。

这份奏报明确告知李承乾,来自外部的压力暂时无需担忧。

这代表他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处理凉州的事务上。

................

..................

魏征一脸严肃地看着李世民,说道:“听说,陛下对越王很不一般啊?朝野有些议论。”

李二下意识地就是否定道:“胡说!越王喜爱读书,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朕难道能装作看不见吗?”

魏征看着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表情。

他只希望李二能够自己意识到自己在做些什么。

毕竟现在越王府的规格,已经超过东宫了。

27州封地带来的税赋,已经让越王可支配的钱粮,远远的大于了东宫。

这从《括地志》的编写当中就能看出来。

只是得到了李二的允许,编纂《括地志》的钱粮可都是从越王府上开支出来的。

而且他们用的都是昂贵的左伯纸。

这是东宫都没有达到的层次。

............

..............

梁国公府。

书房里,房遗爱和他的父亲房玄龄相对而坐。

房遗爱微微皱着眉头,有些担忧地说道:“阿耶,如今越王的形势越来越好,口碑相传,越来越多的人都投身于越王的麾下。”

房玄龄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人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强大,难免会有一些乌合之众混杂其中。”

放下茶杯,房玄龄继续说道:“自晋阳起兵以来,我一直致力于为陛下招揽天下英才。

虽然比不上孟尝君拥有三千门客,但至少也有百位可用之才。

然而,自从武德年后,特别是贞观年间,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人却越来越少。

越王是否有这样的耐心去培养和选拔真正的人才呢?”

房遗爱低头思索老爹的话,他的心中有着和房玄龄截然不同的想法。

“阿耶,现在是太平年间,和陛下的那个时候可是截然不同。”

“而且...陛下明显的是喜欢越王大于太子啊?”

............

............

“贞观九年(635年),越王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余官如故,至有反乱之意,然太宗不能制。”-《新唐书》.太宗文皇帝本纪

武威郡城外。

看着前往各大县乡张贴通告和宣读新政策好处的队率骑兵们,席辩有些咽口水。

他没想到李承乾的亲卫里面居然有着这么多能够识文断字的士卒。

最新小说: 全能偶像也要打排球! 咋办?我爹是奸臣! 陵江案 抗战:跟咱比资历?你小子不够格 水浒之新宋江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皇朝:白粥榨菜管饱后,我竟黄袍加身了 小兵活下去 锦衣血途 末世从封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