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1)

“所以感受到阻力是很正常的,估计席辩是感受到压力了。”

“他如果十成十的执行朝廷的政策,这些大户肯定会竭尽全力的反对,甚至不惜让人诬告李大亮要谋反。”

“现在,不光是凉州,其余几个地方也需要陛下的支持啊。”

李二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好,那我就破例写一封信,写一封亲笔信去支持一下席辩。”

“不。”

李二的脑海中闪过李承乾和自己问答时候的回答:“我会让太子带着东宫六率亲自去给这五个试点州去撑腰。”

虽然有些惊讶,但是岑文本还是点点头说道:“席辩以前作战很勇敢,立功也很多,现在又有了太子殿下为他们撑腰,义仓一定能够推行下去。”

...............

...............

因为李二的一念之差,李承乾被迫从长安城踏上了再度前往凉州的征途。

李承乾所率领的军队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

他以八百名亲卫作为军官骨干,在确保不损失过多战斗力的前提下,从东宫六率的其余军队中精心挑选出精锐士兵,扩编成一支拥有五千多人的强大队伍。

此外,由于大唐从吐谷浑、东突厥以及草原地区获得了大量的战马,马匹资源充足,这支部队里面,即使是最低级别的士卒也配备了驽马。

这样一来,整个军队的行进速度相当可观。

然而,尽管有如此优势,在半训练半赶路的情况下,这支军队还是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抵达凉州,行程长达两千余里。

长途拉练也是属于练兵了。

毕竟能带着部队到达目的地而不至于半路迷路或者发生部下哗变的将领就已经属于是合格的将领了。

而这些适应了长途行军磨练的部队也会成为一支可以参加战斗的军队。

只是这段时间的两次抽奖依旧是蓝天白云。

似乎是裴行俨的存在将李承乾的保底名额给用了,这两次的抽奖都是一些能力不行,但是人品相当恶劣的家伙。

比如张闿这种货色。

贪财好色但是能力不行。

谁拉这里了!

不过当基层校官用还是挺好用的,张闿这种货色还是有些武力的。

李二的玄甲军的选拔标准可谓是百里挑一。

但就算是以精锐著称的玄甲军,也无法达到用张闿这种将领作为基层军官的条件。

经过李承乾长达近一年的“努力”。

他这次踏上征途的文臣武将格外的璀璨。

武有薛仁贵,裴行俨,李承乾。

文有李承乾,姚广孝,陈庆之似乎也算半个文臣。

李承乾和姚广孝的智谋加在一起,足以祸害整个天下。

恩,应该没啥问题。

其实李承乾也不想劳烦老和尚的。

但是没办法,李承乾现在手头上的几个文臣.........

崔季舒离不开长安,冯道是国子监祭酒,也不能离开,至于范致虚......

还是留在长安帮助工匠镌刻活字印刷的模板吧。

在离开长安的时候,李承乾曾经试过问政于范致虚,想要从这位在宋朝名闻天下的官员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启示。

然而,结果却让李承乾感到十分惊讶和困惑。

范致虚竟然提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建议:在长安广集高僧到边郡去建寺庙诵经消除灾厄!

据他所说,只要按照他的计划实施,不用多久时间,边郡就能获得大治。

最新小说: 血狱辛亥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亮剑:我带李云龙搞军工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武布中华 替嫁妻子走后,剑尊道心破碎了 穿越农女:开局嫁个病秧子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大唐:开局邀请李二一起造反 布衣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