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1)

冯道一时也有些神情动摇。

生活在五代十国那个特殊环境下的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天子。

李承乾看向窗外,突然说道:“不知道凉州现在怎么样了。”

据说御史台已经有人弹劾李大亮纵兵抢民了。

由此可以看出来,在凉州试行的均田令和义仓给当地的世家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这还是凉州呢。

要是换到河北世家.....

李承乾忽然想到了什么对着崔季舒说道:“叔正,你能联系到本家吗?”

他记得,崔季舒现在的身份是清河崔氏旁支来着。

崔季舒思索了一下说道:“殿下,清河崔氏的本家在您去吐谷浑以后派人联系过我。”

“不过现在的清河崔氏的影响力远远的不如博陵崔氏,可能没法满足您的一些想法。”

李承乾思索了一下朝廷上的高官出处之后,他觉得也是,清河崔氏又不像博陵崔氏有一个崔民干可以倚仗。

要等清河崔氏的人慢慢爬上高位,估计也得等李治那时候了。

在如今关陇军功贵族集团格外强势的唐朝初期,这些经学传家的氏族也只是在地方上有些名望。

但是在朝堂上.....

要不然那个石经的事情为何能被李二那么快就摁下去了。

要是让他们这些读书人吵,是吵几百年都解决不的。

就像他们从汉末吵到现在一样。

不过谁让现在的朝廷高官,既不是古文占大多数,也不是今文占大多数,而是关陇集团那些大老粗占大多数呢?

今文对于古文的优势,那也只是两个穷哥儿们互相比较罢了。

他们在朝廷上的影响力远不如关陇集团。

甚至说这两个势力绑一起也是被单方面吊打的命。

“还是联系一下吧,看看清河崔氏能不能带头履行均田令。”

“条件任他们提,高官厚禄可以尽情的答应下去。”

反正李承乾也没有兑现的打算。

对于帝王这种终极政治生物来讲,信守承诺就是最大的渎职。

.........

.........

太极殿

难得的元日大朝一场的热闹。

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除了大隐于闹市的李靖、身体不好的秦琼外,基本上所有能到的官员都到齐了。

皇子当中,李泰的身影也难得出现在了这里。

这胖嘟嘟的身影让不少大臣总是忍不住低声讨论。

还有一些大臣将目光在坐在李二下首的李承乾和李泰之间反复打量。

一个丰姿岐嶷,仁孝纯深。

一个宠冠诸王。

这两人目前的情况让很多人都有些惶惶不安。

站错队的下场,没有那个时代比这些人更加的明白。

杨勇和杨广。

李世民和李建成。

这些例子可太新鲜了。

“陛下啊!您究竟想做些什么?”

有不少从隋朝活到现在的大臣看到这种情况心中生起了深深的忧虑。

从前朝开始,就没有一个嫡长子继承皇位的。

这对于极力推崇嫡长子继承制的儒家来讲,是极大的打击。

除了这些大臣,李承乾也在用玩味的眼神看着李泰。

胖胖的,一刀下去血应该能滋的老高了。

未曾经历过战场的李泰有些经不住李承乾的目光。

他的眼神有些闪烁。

或者说....

对着这位最近声名鹊起的“在世项籍”,很难有人能在他的面前讲道理。

大就是美,强就是好。

李承乾看着李泰的眼神越发的危险:“这小子现在好像是27州的封地吧?”

最新小说: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亮剑:我带李云龙搞军工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武布中华 替嫁妻子走后,剑尊道心破碎了 穿越农女:开局嫁个病秧子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大唐:开局邀请李二一起造反 布衣权相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