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当日,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京都国际会议中心的玻璃穹顶上,发出密集而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天空在压抑地哭泣。
程筱一捏着邀请函,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
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一人踏入这样高规格的文旅产业研讨会。
刚穿过旋转门,她便被会场内的热闹氛围裹挟。
西装革履的行业精英们谈笑风生,投影仪的蓝光在大理石地面投下流动的光斑。
程筱一踮脚寻找签到台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轻笑:“六一,长这么高了?”
她猛地转身,正对上景瑞轩含笑的眉眼。
这位大四学长穿着笔挺的藏青色西装,胸前别着综发部的实习工牌,袖口还沾着半片枫叶形状的水渍。
“瑞轩哥!”程筱一惊喜地后退半步,撞翻了一旁的宣传展板。
景瑞轩眼疾手快扶住展板,然后抽出西装内袋的手帕递给她:“没事吧?”
与景瑞轩相熟源于一场跑酷,本着好奇,程筱一6岁那年暑假回长陇,同时也带去了很多干部子弟。
而后几乎每一年,这些干部子弟都会去长陇参加特训。
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各自学业繁忙,他们都进了长陇特训群,但能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你怎么会在这儿?”程筱一接过手帕,看着景瑞轩工牌上“综发部”的字样突然反应过来,“你在我妈部门实习?”
景瑞轩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她手里皱巴巴的会议流程单:“爷爷特意安排的,要我跟着温主任多学学。倒是你,”他弯腰与她平视,温热的呼吸隐约扫过她的耳尖,“大一就来旁听研讨会,准备惊艳全场?”
程筱一有些不自在地往后退了退,她不喜欢与旁人太亲近。
“我学历史,”程筱一攥紧会议流程单,指节泛白,“最近在研究文旅融合中的非遗活化案例,听说这次研讨会有不少实践经验分享。”
她刻意将话题引向专业领域,试图冲淡空气中莫名的局促。
景瑞轩似乎没看出她的不自在,晃了晃他手上的资料,“那我先去忙了,温主任要我把这几年的非遗活化案例拿给主讲人。”
程筱一点头。
“那会议后我们再一起聚一下。”景瑞轩丢下话,也不等程筱一回答就往主席台上去。
程筱一看了眼自己的座位号,寻着号坐了下来。
整个研讨会里像她和景瑞轩这样年轻的人很少,所以她一坐下来就引起了不少人侧目。
陈果桐自然也看到了程筱一,他代表程瑾瑜出席这场会议,程筱一的位置也是他安排的,不算很前,但也不会偏后,既不引人注目,也不至于听不见看见前面的内容。
只是他也没想到哪怕今天程筱一刻意装扮老成一些,依旧还是引来不少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