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振国对于祁家而言,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针。
但是他的身上,却没有一丝大家长的顽固脾气,从来没有强迫过儿孙非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尤其是对祁同伟,无论是他当初放弃参校,选择汉东大学,还是现在的工作和感情,爷爷都从未横加干涉。反而一直是他最坚实的后盾,默默为他挡下了无数来自父母亲友的压力。
看着爷爷鬓角日益明显的白发,祁同伟心头忽然涌起一丝愧疚。
或许,真的该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让老人少操一份心了。
回到屋内,父母都还在,祁同伟又跟他们说了会儿话。
父亲祁援朝现在在某集团军任军长,年初刚晋升的中将,近期很可能会调任某大军区担任副职。
母亲薛剑屏则接了奶奶的班,现在是红星轧钢厂的厂长。
十年风暴结束后,老厂长将轧钢厂交到了奶奶牛冬梅手里。
八十年代中期,因首都城市更新规划,工厂被迫迁移至远郊,加上设备老化、管理僵化等因素,一度走向没落。
九十年代初,区政府对轧钢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母亲薛剑屏持股百分之五十一,成为了轧钢厂的厂长。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红星轧钢厂在薛剑屏手中重新焕发生机,逐渐成为了京城工业界一个颇具分量的存在。
聊天的过程中,祁同伟突然意识到,红星轧钢厂的某些业务,跟林远县未来的发展规划其实存在着一些交集。
他当即道:“妈,我们林远县那边现在正是百废待兴,有不少的投资机会,你们厂有没有兴趣过去了解一下?”
“当然有兴趣啊。”薛剑屏闻言,轻笑道:“你在红山乡当副书记的时候,拉着你小姨过去投资,听说可是赚了不少钱。”
“难得这次想起你老妈了,我当然得支持我宝贝儿子的工作呀!”
祁同伟大喜,立刻上前,殷勤地帮薛剑屏捶着肩膀,嘿嘿笑道:“就知道老妈最疼我!”
“其实厂里本来也有新建分厂的计划。”薛剑屏笑道:
“前几年弄回来的那些东西,总得想办法慢慢盘活起来,一直堆在仓库里生锈也不是个事儿。”
听到这话,祁同伟不由得眼前一亮。
几年前,爷爷祁振国凭借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战略眼光,成功预见了那个庞大帝国的崩塌。
在他的指点下,母亲的红星轧钢厂提前布局,果断出手,抓住那个短暂而混乱的历史窗口期,以近乎废品般的低廉价格,从老苏及其分解后的独联体国家,购入了大量工业设施设备。
尽管这些年,红星厂陆续在京郊和外地建了不少分厂,但直到现在,仍有相当体量的设备被封存在远东边境城市的仓库里,如同沉睡的宝藏,等待着被唤醒。
这些设备涵盖了重工业、能源、甚至部分军工相关领域。
祁同伟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林远县有资源、有政策扶持需求、有相对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而母亲这边则有亟待盘活的大量设备。
双方的合作可谓是水到渠成!
祁同伟仿佛看到了林远县工业振兴的一条清晰路径,当即对薛剑屏道:“太好了,妈!您给我一个具体负责这事的人的联系方式,回头我让县里的相关部门直接跟他对接!”
薛剑屏欣然应允,立刻把负责项目拓展的副厂长联系方式提供给了祁同伟。
……
去年过年匆匆而返,许多亲友都未能好好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