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雨夜。
祠堂外大雨如注,雨幕笼罩大地,不时有惊雷乍现,撕碎天幕后留下一道道蜿蜒的纹路。
祠堂内灯火通明,大批村民手持火把,将祠堂团团围住。
“大人,你不能这样,老朽是仙朝良民,从未作奸犯科,你怎能如此待我?况且我侄孙早逝,我们正在为其守灵,您此时闯进来要审我,未免太不近人情、有违人伦……”
一位身穿白布短衫和粗麻布衣的高个老者被五花大绑压于堂前,其声悲凉苍老,满脸不可思议和悲愤万分。
在祠堂偏厅,挂有白色帐幔,还摆着一具小上一号的灵柩,隐约的哭声从偏庁传来,孙家白发人送黑发人,正是悲痛万分之时,这天官闯进来就要拿人,真是太蛮横无理了。
这让堂外诸多村民面露哀色,看向堂中那位年轻天官的眼神也显得不忿和压抑。
张清川身穿紫宸仙朝制式的紫绸长衫,头戴青纱头冠,腰间挂有玄木腰牌,上书“代天巡狩”四字云篆,看这样式,外人就知是九品天官驾临。
别说这偏僻小村落的山野村民,就算高高在上的炼气期修士见了这身装扮,也要低头行礼。
毕竟天官执天道权柄、代天道牧羊,乃是仙朝的统治集团,也是天生的官老爷,他们这些平民百姓可惹不起。
布衣老者张口悲呼后,村民们一阵骚动,不乏有身强力壮者义愤填膺:“就算天官又怎样?就可随意裁决处置我二伯么?”
“没错!孙伯在村里修桥铺路、赈济孤寡、兴办义学、调解纠纷,什么好事都没落下,这位天官大人凭什么抓孙伯?”
眼看群情激奋,布衣老者悲从中来:“大人,我们青灯村就在山沟沟里,我们一辈子没出过大山,可我们也知晓,仙朝优待子民,我们可都是在人道黄册上登记入册的正经良民。”
“您可是有什么误会,您就算是要治罪,也要让小老儿知晓罪名呀……”
张清川暂不言语,他身边的一队黑甲卫矗立如雕像,其周身寒气森然,甲胄上流转着幽蓝符文,仿佛九幽阴兵临世,连祠堂烛火都为之冻结。
祠堂正中央的青铜古灯灯焰摇曳,将张清川的影子投射在墙上,犹如一只张牙舞爪的凶兽。
就在村民们默默和这天官和黑甲卫对峙之时,祠堂外一阵骚动,一位中年青衣文士和一群老弱妇孺冒雨来到了祠堂外。
雨水打湿了半边身子的中年文士顾不得其他,一脸急切的冲进了祠堂,他在张清川和布衣老者十步外站定。
“天官老爷,在下陈砚秋,是青灯村的教书先生,不知大人来青灯村所为何事?为何一来就要锁拿孙老伯?他在村中德高望重,就算是大人您要办他,也该给我们一个理由!”
青衣文士据理力争,脸上全是大义凛然。
张清川站在祠堂正中,居高临下的看向脊背挺的笔直的青衣文士,他冷冷一笑:“看到天官,还不下跪?”
陈砚秋没想到这天官如此不讲理,二话不说就要他跪下,偏偏仙朝律法有规定,凡人见天官,需行大礼。
修士见到天官,也要表示尊重。
看到握住刀柄的一众黑甲卫,陈砚秋只能缓缓跪下:“小民人言轻微,但还是愿大人明察秋毫,不要错杀好人。”
陈砚秋这么一跪,祠堂外的诸多村民均是面露悲愤之色,也跟着纷纷跪了下来:“愿大人明察秋毫,不要错杀好人!”
在天官面前,凡人虽命如草芥,可青灯村三百三十余人均跪在堂前,九品天官也不可能随意诛杀。
面对这种情况,棱角分明的少年天官却是扬起手中的金色绳索,却是甩向了跪在堂中的青衣文士。
“既然首恶已来,那正好一起绑了!”
在一片哗然中,教书先生陈砚秋便被这法宝捆缚,这捆仙索是仙朝天官常规配备,专用来对付各类修士。
陈砚秋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来仗义执言,却受到比布衣老者还要更为严酷的对待!
一时不察之下,青衣文士便被捆的如同粽子,还被两位黑甲卫持刀架住脖子。
陈砚秋面露震惊,他抬头看向张清川:“大人,你这是何意?不仅要抓孙老伯,还要抓我这么一个与世无争的教书先生?”
“难道您是要将我们整个青灯村都抓了或者屠戮一空?”
祠堂外的村民们也纷纷站了起来,一些青壮年更是拿起锄头、镰刀,这位天官不分青红皂白就抓了村中最有威望的族老以及教书先生,简直太过蛮横!
“我们青灯村为何遭此横祸,这位大人,你必须要给个交代!”
村民们举着火把,在雨夜中群情激奋。
凡人们众志成城,也自有一种威势,若张清川今天不给出理由,也是难以从这里脱身的。
此时张清川才踏前一步,他朗声道:“我乃仙朝九品天官,负责巡察一域,是为巡察使!”
“今日我观青灯村之众生愿力红中带黑,明显被神力侵染,说明此地有神朝余孽在传教,其中两位首恶,便是这二人!”
跪在地上的布衣老者和青衣文士猛的抬头,他们一齐怒喝:“你在诬陷我们!”
特别是布衣老者更是声嘶力竭:“我在青灯村土生土长,在此生活七十余年,甚至从未出过大山!我怎么就成了神朝余孽!”
祠堂外也有白发老妪跪地哭喊:“陈先生教娃娃们识字二十一年,怎会是劳什子邪神信徒!“
还有小孩童拿着桃木剑往黑甲卫身上招呼:“快放开我的先生!先生绝不会害我们!”
黑甲卫并不言语,孩童的桃木剑劈在铁甲上断成两截,孩童哭喊着将木剑扔向黑甲卫:“你们这些助纣为虐的官府走狗!”
诸多青灯村村民,也都在为陈砚秋喊冤,一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一位春风化雨的教书先生。
他们怎么可能是邪神的走狗?
不过还是有村民小心翼翼开口:“听说隔壁县就有村子因众生愿力被侵蚀,整村四百多口人全都被邪教血祭,陈先生应该不像这种凶人吧……”
“天官大人会不会搞错了?咱们村子里的可都是本分之人!”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张清川只是冷冷的扔出一本黄册,正是登记有青灯村三百三十六人的人道黄册,凡是仙朝子民,均要登记入册。
依紫宸仙朝律法,仙朝修士也一样要登记入册,仙名收录于仙道玄册之中,这正所谓是仙有仙道、人有人道,但都归天道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