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等等!”
他立马跑进屋找闺女,家里的大事问过闺女,她点头了他才能放心大胆的做。
赵小雨也感叹村长的脑子活络,活该人家挣钱。“可以啊,你看他们要多少糖,啥时候走,咱们提前准备好货,银子可以先赊账,等他们回来再给就行。卖不完的也能退回来。”
赵大树也心热,“闺女,要不是咱们家离不开我,我要为你们的前途奋斗,真想跟顺子他们一起出去闯闯。”
“你别想了,在家念书就好,咱们家现在需要的是地位。”
“我知道。闺女,你说我加一户人进去他们会有想法不?”
“谁啊?姥爷?”
赵大树惊喜的一拍大腿,“还是你了解我,你姥爷那个人吧,精明又稳重,如果跟着刘顺子他们一起,我觉得更稳妥。因为村长不能去,他大儿子跟,那一群人也就村长长了脑子,没了村长,他们都是莽夫,我不太放心。钱叔其实也稳妥,可我怕他管不住人,我兄弟我知道,没脑子还跳脱。”
赵小雨仔细的看着老爹,她爹真的变了好多,会为人着想了,心思也细腻了。
“行,你去跟他们说说,把你的忧虑也说出来,看他们怎么说,不愿意就算了。若是愿意,咱们再去问问姥爷。”
“哎,爹听你的!”
老爹出去了,赵小雨开始发愁,这么多的糖,是他们一个小作坊能做的?怕是还得加点人,萧雷家里的空屋都要变成厨房,还要留一间做货房。那么多东西,他们家不留几个人守着是不行的,哎呀,摊子好像摊的有点大,和她预计的不一样。
赵大树说的刘顺子自然听,几个人商量好后,他准备明天去一趟岳家,哎呀,想好好念书咋就这么难呢?
“爹,你路上一定要多保重自己,穿暖点知道不?马车上的炉子天天点着,不是小年轻了,别逞能。”宋氏站在马车前,一遍遍的叮嘱第一次出远门的老爹。这把年纪还要为了小家如此拼命,爹真太不容易了。
这话宋老头不爱听,啥叫他一把年纪别逞能?他啥年纪呀?不是挣钱最好的年纪吗?
“我身子骨强着呢,你少操心,顾好你自己就行。”
宋氏:……
马车渐渐远去,宋氏担心的不行,“当家的,你说这路上没有打劫啥的吧?爹他们安全的吧?”
“呸呸呸!媳妇儿,爹好不容易能出去闯荡一番,你能说点好听的吗?”
“就是娘,你看姥爷的精神头比你还好,人就是得干活,有期盼才有动力,天天躺家里,好人都能躺出毛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