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皱眉,沉凝半响,忍不住问道:“如果按照你的说法,徭役问题如此之严重,为何又能被历朝历代所使用?甚至一些派发徭役所做之事,还会被称之为善政?”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朱瞻基开口道。
“什么问题?”朱棣问道。
“这个问题其实还得从徭役得到了什么说起!”朱瞻基稍稍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朝廷派发徭役,徭役所生产的东西产生的影响,就比如说,假如现在朝廷派发徭役疏通了水利,那么这个徭役虽然在水利疏通的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收益,但是水利疏通之后,那么他在之后生产粮食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因为这个被疏通的水利,从而导致原本他只能一天生产十斤粮食的生产力,现在就变成了可以生产十一斤粮食,甚至是十二斤,十三斤粮食?而这个了,就叫做提高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自然就会把徭役投入的成本再以缓慢的方式发放回去。”
“那如果没有提高生产力呢?”朱棣忍不住问道。
“如果没有提高生产力………嘿……”朱瞻基突然笑了一下,然后道:“爷爷,您恕孙儿直言哈,如果没有提高生产力,或者说提高的生产力回本速度太慢了,当派发徭役投入的成本已经完全超过了他们可以承受的极限的时候………爷爷,您觉得他们会干什么?”
会干什么?
朱瞻基没说,朱棣却不难想象,秦朝是怎么亡的?隋朝又是怎么亡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老朱家本就是这其中的代表,更是唯一成功的代表,这种事情,自然是不用多说的了。
“这里面的例子不用我说,爷爷您想必也是明白的。”朱瞻基摇了摇头道:“但是不管这样的徭役是否提高了生产力,但是本质上只要生产的价值没有产生流通,其实对于徭役来说,他们都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的。”
“但是如果价值产生了流通,哪怕是没有提高生产力,徭役只要得到了徭役期间投入的人力成本,弥补了他们的投入,也就是说耗费的民力得到了补充……”朱瞻基看向朱棣,突然笑着问道:“爷爷,您觉得这样的情况下,还算是耗费民力吗?”
“这………”朱棣有些迟疑,想了想他才有些不肯定的摇了摇头道:“应该不算……”
“那就是了。”朱瞻基笑了下,继续道:“就给您打个比方哈,隋朝修建大运河之事,您也应该是明白的吧?隋朝的灭亡可以说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隋炀帝耗费民力,修建了这条运河。”
“但是如果您现在用我修建和林城的方式来修建大运河的话,您觉得又会怎样?换句话来说就是,修建大运河还会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吗?”
朱棣下意识的摇头,他虽然才来和林不久,但是和林做工的那些牧民反应他可是看在眼里的。
如果说把隋朝修建大运河的徭役对隋炀帝的态度,都换成修建和林的这些牧民对自家这个大孙子的拥护态度,怕是之后可能就真没唐朝什么事了。
朱棣心中思索,他感觉朱瞻基的话给他打开了另一扇大门,瞥了一眼一旁似乎还有些迷糊的朱高煦和若有所思的朱高燧,他这才对朱瞻基道:“你之后把你刚刚说的这些话,给我整理成文字,之后交给我,我需要在做思考!”
“呃………行吧!”朱瞻基见自家爷爷神色有些认真,想想这件事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儿,就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自家爷爷能想明白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对于未来的大明来说,提高生产力,解放劳动力,其实本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如果自家爷爷这边能够提前接受了这种思想方式,对于朱瞻基将来施行一些改革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马车在继续前行,马车上朱棣也没在继续这个话题,似乎是真的就把这个话题放在了脑后,不过从其时不时会陷入沉思,可以看得出来,朱棣内心绝对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
和林城毕竟还没修建完毕,朱瞻基也只是让人带着在几个主要的地方看了看。
一个是目前和林最热闹的东西二市,还有就是简单的将和林城现在的情况和朱棣讲了讲。
前者没什么好说的,和林城的东西二市虽然热闹,但是相比而言,作为此时全球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应天城,不管是从什么地方,肯定都是吊打现在的和林的。
最多能引起朱棣目光的,可能也就是西市那火热的马匹生意了,毕竟现在骑兵依旧还是冷兵器当中当之无愧的王者,作为一个马背上的皇帝,自然会对这个十分的关注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朱棣也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一下,知道在朱瞻基的管理下,目前整个瓦剌的牧民都很安稳,其他的朱棣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毕竟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过程有时候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么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将和林城大概的区域转完,朱棣开口道:“接下来瓦剌这边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你负责了,之后,我可能还会在草原上待不了多久了。”
“爷爷您打算要回去了?”听到朱棣的话,朱瞻基微微一愣,问道。
“你说呢?”朱棣闻言看了他一眼,然后翻了翻眼皮淡淡道:“仗都叫你个小王八蛋打完了,我还待草原上干什么?”
“现在草原上的捷报估计都已经传回到应天了,我这要是再多待一段时间,你爹和夏元吉怕是就得亲自来草原上请我回去了!”
朱棣这话明显是有些小情绪的。
朱瞻基不傻,自然不会去接这个茬,只是干笑了几声,权当是没听见。
朱棣见此也没多说,想了想提醒道:“你这边的事情也尽量不要耽搁太久,毕竟算算时间,太孙妃应该也没几个月就要生产了,到时候你也最好提前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