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二年,四月初。
朱瞻基领令后,便离开了中军大帐,前锋营,朱瞻基帐中。
相比起自家爷爷的中军大帐,完全属于是全明星阵容,朱瞻基这边无疑肯定要寒酸许多的,除开已经被他送到自家爷爷那边去的于谦,目前朱瞻基能拿出手的更是只有一个朱勇。
不过其他的大猫小猫虽然在历史上都不怎么出名,但倒也有那么三两只就是了。
其中仅此于朱勇的则是步兵营,火炮营,以及两大骑兵营,四大营的统领。
步兵营统领姓刘名山,原本是一名千户,加入朱瞻基亲卫军后,被提拔为了步兵营统领,指挥亲卫军步兵营两千人。
炮兵营统领姓张名镇,则是朱瞻基亲自提拔起来的,倒是没什么背景,唯一的本事就是炮打的特别准,所以被朱瞻基提拔为了炮兵营统领。
而两大骑兵营统领,倒是给了朱瞻基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统帅原本朱瞻基骑兵营的是亲卫军原本的一个千户,姓王名智,王智倒是没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名字。
但是另一个,从三千营调过来的五千人指挥使朱谦,这人虽然在后世名声不大,但是却干了一件足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事情,那就是历史上自家那个大儿子“叫门天子”称号来源的重要参与者,北京保卫战后,更是以左都督任宣府总兵,在关子口抵御住了也先进犯,战后被册封为抚宁伯,这也算是土木堡之后大明难得的将才了。
而在这几人之后,则就是朱瞻基亲卫军的一些千户了,偌大的营帐加起来虽然只有十来人,不过基本的框架已经构建完成。
朱瞻基对此倒没什么失望,或者不满意的,他没有什么名将收集癖,对于这些明将也更倾向于自己培养,除了战争,等到皇家军事学院建立之后,朱瞻基也不担心自己手下会缺少什么名将。
“殿下,亲卫军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开拔!”朱瞻基一回来,便将麾下重要的极为将领召集起来,事先已经得到消息的朱勇,自然是知道什么事情,率先便开口道。
朱瞻基没急着开口,而是取出一份早就让人准备好的地图,挂在了营帐中间,将夜不收最新的送回来的情报标记在地图上,朱瞻基道:“根据最新的情报,通泉泊一共有一千瓦剌骑兵,以瓦剌的风格,在明知不敌之时必然会率先逃跑,因此此次行军速度必须要快,最好是赶在瓦剌人没反应过来之时,便将其退路彻底堵死。”
朱瞻基说到这儿,微微一顿然后看向第二骑兵营的统领朱谦道:“朱谦!”
“末将在!”朱谦闻声立即开口应道。
朱瞻基点头指向地图道:“你率领骑兵第二营先一步绕道至通泉泊后方,于三峰山处,彻底堵住瓦剌撤退的后路。”
“末将领命!”朱谦闻言脸色一喜,立即恭声领命。
他本以为被调到朱瞻基麾下,特别是朱瞻基在将他麾下的兵马分为了两部分后,他这次北伐是很难捞到什么仗打了,没想到这会儿直接就得到了一个堵住瓦剌后路的任务。
这任务虽然看起来不是正面交战的任务,但是就像朱瞻基说的那样,草原人早就被大明打怕了,明知不敌的情况下,逃跑可以说是绝对的事情,而作为堵住瓦剌退路的部队,自然也就成了最容易斩获的部队。
朱瞻基吩咐完朱谦,然后又看向第一骑兵营统领王智道:“王智,你率领第一骑兵营,作为先锋营向通泉泊行军,骑兵第二营抵达三峰山前,行军速度不必太快!”
王智是个三十来岁的粗犷汉子,闻言迟疑了一下,这才抱拳行礼领命道:“末将领命!”
朱瞻基看了他一眼,知道这估计是对这命令心里有些意见,不过朱瞻基也没解释,然后直接看向朱勇道:“朱勇,你率领步兵营,炮兵营,以及预备营做为中军。”
朱勇出列,恭声行礼道:“末将领命!”
“好了,出发!”朱瞻基安排完,一声令下,营帐中的所有将领全部立即领命下去安排。
而朱勇则稍稍落后了一步,等到所有人全部离开了大帐,朱瞻基见朱勇还没走,就知道这货应该是有事,一边命人收拾营帐,一边开口笑道:“行了,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吧,磨磨唧唧的可不像是你成国公的作风!”
朱勇闻言一脸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然后这才拱手道:“殿下,您刚刚的安排………”
朱勇张了张嘴,话没说完,朱瞻基就开口问道:“你是说骑兵第一营的安排?”
朱勇点了点头道:“殿下,骑兵第一营本就是亲卫军的老部队,这次殿下让其配合朱谦……”
说到这里,朱勇一顿,然后直接道:“王智怕是会多想………”
“他会多想什么?”朱瞻基看了一眼朱勇,问道:“我让你给全军配备的炒面可配备足够了?”
“配备足够了!”朱勇听到这个,立马就道:“按照殿下您的吩咐,每人都配备了足够食用一个月的炒面。”
说到炒面这个,朱勇脸上也不禁露出几分佩服的表情,开口道:“殿下,您还别说,有了这炒面,即使没有后勤供给,战士们也完全足够在外坚持一月有余,而且食用起来也极为方便,不用埋锅做饭,也不用生火的,甚至时还可以一边行军一边进食………”
朱勇说着说着,话语突然一顿,然后有些错愕的看向朱瞻基,迟疑了一下问道:“殿下您的意思是?”
“你不是已经想到了吗?”朱瞻基看了一眼朱勇,然后指了指营帐中挂着的地图道:“通泉泊至三峰山,至少四天的路程,王智如果行军小心一些,在不提前惊动瓦剌的前提下,最少也有三天的追击时间,瓦剌人跑的再快,但也不可能不停下来吃饭,只要掌握好时机,说不定用不了一天就能把瓦剌彻底追上。”
“殿下英明!”朱勇闻言脸上露出恍然之色,连忙拍起了朱瞻基的马屁。
“行了,马屁拍的一点水准都没有。”朱瞻基挥挥手,让人将地图收起,然后道:“机会是给他了,但是他如果三天内都还追不上瓦剌,战功全部落到第二骑兵营头上,那也是他活该,他这个骑兵第一营的统领位置,也给我早点退位让贤的好。”
“是,殿下!”朱勇闻言立即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连忙道:“末将这就去通知王智一声。”
“嗯,去吧!”朱瞻基闻言也没在意,就像他说的,机会是给了,能不能把握住,就要看王智自己了。
而朱谦那边同样也不会无功而返,毕竟瓦剌人能跑还是真的能跑的,王智这边就算追上了,能斩获的肯定也是有限的,到时候还得朱谦这边补漏。
朱勇领命,正准备退下,这时朱瞻基又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把他叫住道:“等一下,我还有一件事情,要交给你去办。”
朱勇停下,朱瞻基开口吩咐道:“你下去之后,暗地里给他们传个消息,就说我对瓦剌的这一千人数量很不满意,希望他们能够把目标看的更远一点。”
“殿下,您的意思是………”朱勇眼前一亮,正想问些什么,朱瞻基却突然摇了摇头叮嘱道:“你自己心里知道了就成,传消息的时候,也等大军出发了在传,要是这话传到了我爷爷那里,我爷爷来问的话,我告诉你,我可没说过这话!”
“是,殿下,末将明白!”朱勇脸上一乐,立即点头道:“要是传到陛下那里去,就是末将自己胡言乱语。”
“行了,滚蛋吧!”朱瞻基一看朱勇这样子,就知道朱勇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立即笑骂了一声道。
等到朱勇离开,朱瞻基也开始准备起来。
巳时三刻,随着朱瞻基命令,朱瞻基亲卫军两大骑兵营几乎同时驶出营地。
两支骑兵营加起来足足六千人,每一支都有三千人,而且全部都是一人双马的配置,也就是一万多匹战马,驶出营地后就宛如两道撕裂草原的洪流。
依照命令,两大骑兵营驶出营地后,迅速分为两股,骑兵第二营先行,绕道向三峰山扑去,意在堵住瓦剌退路。
而骑兵第一营则在驶出营地后,就开始缓缓降低了速度,不时派出探马打探消息,一副不急不慌的做派。
而朱瞻基则亲自坐镇中军,率领步兵营和炮兵营,在两大骑兵营离开之后,这才带队缓缓出发。
对于通泉泊的一千人,朱瞻基并不怎么看得上,以两大骑兵营的战力,解决起来根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自然没必要把步兵营和炮营也都一起压上去。
现实和朱瞻基猜的也基本差不多。
朱瞻基带领中军,行驶了四天,前方最先传回消息的是骑兵第二营,已经顺利绕道至三峰山。
紧接着就是骑兵第一营,虽然是骑兵,但是领了军令,骑兵第一营行驶速度并不快,而三千多人六千多战马的动静,即使王智已经极为小心,但是在离通泉泊还有半日路程的时候,依旧被瓦剌人发现了。
和朱瞻基预料的一样,一千多人的瓦剌部队,面对骑兵第一营三千多人,根本没有丝毫交战的想法,直接掉头就跑。
不过这个时候逃跑显然已经晚了,退路被堵,这一千瓦剌人的结局要么就是被骑兵第一营追上,要么就是被骑兵第二营堵住,而显然,两个结局不管哪一个对瓦剌人来说都是算不得什么好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