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 > 第67章 要不是他步步紧逼,我岂会起兵造反?

第67章 要不是他步步紧逼,我岂会起兵造反?(2 / 2)

只怕此刻他们坟上的野草,早已随风飘摇。

……

洪武时期!

老朱盯着天幕,没有明显情绪波动。

朱标身死后,他真的把皇位交给朱允炆?

细细揣摩之后,竟觉得这是自己会做出的决定。

可自己……总不至于愚钝至此吧。

允炆年纪尚轻,尚未在朝堂扎下脚跟。

自己自然要为其排除险阻,好令他平稳登基。

甚至提前备好后路,以备未来突变之需。

为何仍会出现这样的纰漏?!

更何况——

视频里朱棣的那番内心独白,也明显能看出他无谋反之心。

那么,传闻中的燕王骑兵,到底从何而来?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扫了朱棣一眼。

此刻,朱棣仍旧跪在殿前。

当他听见自己在天幕中最终所说的话,才慢慢吐出一口浊气。

父皇!您看见了吗?儿臣当真无二心啊!

天幕继续说道。

【洪武三十一年,紫禁宫内钟声震天。】

【年方二十一的朱允炆登上皇位,承继大统,改元建文。】

【建文帝登基后的首项政令,便是对诸王动手,谁知这柄削藩之刃,竟成了斩向大明心脉的屠刀!】

【这场席卷天下的靖难之战,其实正是太祖当年分藩布政所埋的祸根。】

【太祖朱元璋将二十余位子嗣分别封藩,其中朱棣镇守的北平,尤为关键。】

【而当太子朱标英年早逝,皇位落入皇孙朱允炆手中时。】

【他面临的,是九位亲王拥兵三十万的重压。】

【建文初年,朝会上,齐泰据《皇明祖训》所载:“无忠良之臣,有反叛之徒,宜举兵而讨”。】

【黄子澄也搬出汉朝推恩令,三人遂定下削藩之策。】

【………】

视频之中——

朱允炆身披龙袍,神色庄重。

其身后站立三位重臣,赫然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后世称之为“建文三傻”,此刻正共谋削藩大计。

“召你们前来,非是问该不该削藩。”

“而是要你们给朕一个切实的时机与手段!”

面对此问。

三人提出两种策略:

其一,以强先制强者,直捣燕王。

从最具实力的朱棣下手,一锤定音。

其二,由弱至强,逐步图之。

先对几个边远弱藩动刀,树立皇权威严。

朱允炆深思良久,最终采纳后者。

毕竟……

若一开始便撼动根深蒂固的燕王,恐怕事与愿违。

在册立储君前,朱元璋曾对朱允炆提出试问:

若你将来登基,该如何处置你的叔父们?

朱允炆那时应对道:

“先以恩德笼络之,再用礼法约束之。”

“若无效,再削其土;若依旧桀骜,便废其爵,甚则出兵征伐!”

简而言之,是恩威并施,步步紧逼。

朱元璋对这番话颇为赞许。

他曾期许朱允炆治世时,能善待兄弟诸王。

怎料——

朱允炆一即位,便在三位股肱之臣的推动下,大开杀戒,雷厉削藩!

在正式称帝前,他便宣布周王橚有罪,贬为庶人,流放岭南!

紧接着便是齐王、代王、岷王与湘王……

四王之中,一人自焚,其余皆废黜,充军边地。

建文帝设想的是,先清除较弱的势力,最后再动朱棣。

如此一来,朱棣便成了孤军独斗。

要知道,历代从未有藩王能凭一隅之地反抗皇权。

按照齐泰与黄子澄的盘算,在剪除其余藩王同时,牵制燕王,不使其有异动。

届时,大势压身,朱棣自然低头。

然而,三位大臣错判了朱棣的胆识,也高估了自身的手段。

尤其出手对付湘王之举,简直是昏招至极!

最新小说: 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夫君是纯爱文男主 风雨杀胡令 从边军崛起称雄! 师尊不许我攻略男主 将军行 长央 谍战: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平民到皇帝我只用一成实力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