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华〔二丫〕虽然现在是名气一般,但她的歌还没有唱响,如果唱响了,会一发而不可收的。
丹华在学了四首祝寿的歌曲以后,又和阿福学了几首儿歌,也是录音带上有的,是大德国歌唱团没有在白巾国唱过的。既然她们没有唱过,白巾国人就没有听过。
有《春天在那里》《我有一只小毛驴》《小兔子乖乖》《宝贝对不起》马佳翻译了聪明的一休片头曲《小机灵》等儿歌。马佳曾经说过这个儿歌,也给几个歌手说了翻译了的歌词。
阿福就记住了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现在教给了她。
这些歌曲,是适合婴儿满月酒或者小孩子周岁唱的,连金骥和杨国祥听了也连连叫好。
看杨国祥不会唱那些祝寿歌曲,阿福又在他自有那盘录音带上,选了男声适合唱的《父亲》《父亲和我》《好人一生平安》《不老的爸爸》都是大德国歌唱团没有唱过的。
这些歌曲为了迎合现在人的口味,经过他改动了部分歌词,唱出来效果极佳。
那个《不老的爸爸》幽默诙谐,把老态龙钟又乐天的爸爸形象,用歌词表现的淋漓至尽。
现在,她俩手底下的班子又有了八个歌手,都把她们两人教授的歌儿唱通顺了,一个班子里的所有人面貌一新,看准备工作差不多了后,新班子可以一起开班接活儿了。
阿福看她俩都准备好了,好像还缺点儿什么,想来想去就把自己的吉他给了她们。
吉他这东西,只是大德国歌唱团有,到了现在,袁康父亲的作坊制作了开卖了,白巾国只是皇宫里面有。因为吉他太贵,白巾国哪个草台班子也没有钱花高价去大德国购买。
杨国祥和丹华的班子有了,谁家有了大事做堂会,也愿意请这样阔绰的班子去唱堂会。
她们的歌手各有特色,唱的歌许多首也是不落俗套的,别的草台班子都不会。别的草台班子更不会这样风格的祝寿歌曲和儿歌,两两相比之下就比她们逊色多了。
果然,杨国祥的班子一成立,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
由于她俩唱的都是新歌,各种场合都用得到的,新歌也教会了几个班子的成员。两人新成立的班子,几场堂会下来名声大噪,连各个草台班子的歌手都来偷师学艺。
他们听了阿福的建议,还包了一家酒楼,连厨师带打杂的跑堂的,掌柜的都有了。酒楼不算太大大,就现在这个势头也够用,酒楼一楼二楼都有,也有改造空间。
他们在晚上有个堂会样的演唱会,边卖酒菜边给食客唱歌,食客也可以花钱点歌。
有不太大的家庭大人过寿辰的,孩子过生日的,同窗聚会的,男女偷偷恋爱想在一起吃个饭的,不想费事的在家里费事的摆酒宴,又不想大张旗鼓请宾朋的,就来他们的饭馆要酒菜,听着歌吃喝。
花上半两或者一两银子,点个喜欢的歌曲让她们唱,也算是请了堂会了,比在家还省钱省力,也经济实惠。
这样的卖酒菜兼能听歌的娱乐形式独特,两人白天出门唱堂会,酒楼的所有人在白天全体歇业,只是准备下了大量的食材晚上用。
白天养足了精神,在晚上接待食客和粉丝。
一等到了冬日傍晚的酉时中以后,天色渐晚了以后,饭馆的发电机开始工作,贼亮的电灯均匀放出明亮的光。在丹华杨国祥唱堂会结束回来的时候,伙同班子的几个台柱子,轮番在一楼大堂的歌舞台上唱歌。
食客们可以边欣赏边听看歌曲,这酒楼酒菜的价格和别的酒楼比也差不多,并非是依仗着食客能听歌就饭菜涨价,或者饭菜质量粗制滥造了,酒菜好,食客听看歌曲都免费。
这是抓住了喜欢歌的食客的心理了,食客出于补偿的心理,往往多叫酒菜。
有时候,财大气粗的食客,在几杯酒下肚有了酒意以后,加上听歌曲听得高兴了,就把金颗银粿往台上扔,就是打赏了。
往往一个晚上下来,打赏的钱财比卖酒菜的钱都多。
丹华长相好,唱得好,当歌手当班主拿得起放得下,现在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阿福刻意把她俩的班子打造成白巾国歌手中的翘楚,随后还教给了两人几首歌曲,这几首歌不是现在就唱的,因为他们一开始学的的歌曲有许多,几首歌还没有面世。这几首歌要作为储备,以后隔些日子才能唱出来一首。
其中有《明月几时有》《送别》《滚滚团江东逝水》前两首适合女性唱,后一首适合男性唱。
还有几首歌曲,是大德国歌手没有唱响的,阿福也教给了他俩,可以在他走了之后,隔几个月唱出一首新歌,保持两人的神秘性。
歌曲有《妹妹找哥泪花流》《春天里的小雨》《打擂歌》《英雄泪》《送战友》一共十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