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我是最大总裁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海花国历史(八)

第三百四十一章 海花国历史(八)(1 / 2)

他们想想也是可以的,父亲这里扶植他去建国,还可以出船出金币,有随着一起出去的武士保护自己,到了陌生的地方,自己可以带着人开辟一片新天地。

这个过程虽然是艰辛的,那个是可以预见的,对于陌生的远方有征服欲。

他们打小是生活在优渥的环境里,对外界的危险知之甚少,可也感觉很刺激。建国以后自己说了算,如果有什么危险抵挡不了可以回来,不是还有海花国父皇和皇兄为后盾吗?

他们之间就有两个想出去外岛当皇帝的,当父皇的也准了,答应给他们船和财物。

至于带多少人口,皇帝可以给一万金币,自己或是用这些钱招揽人,买或是买来人充事实力购买武器,那就悉听尊便了。

说好了以后,两个太子也不谦让了,都说当皇帝或者是王爷各安天命,伸手就抓。

结果是大太子接了皇帝位,父亲是舜天大帝,他的年号就不能越过父亲了,定下年号普济。

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排行老三和老五的,随后各自出去建国,现在的海花国国力和母国大德国的国力没法比,大德国可以给五皇子十万金币十条大趸船,他们只能给一万金币两艘船。

每人有了一万金币两艘帆船,其他就是叔叔大爷给的送行礼了,可他们很统一,也许是商量好了,就没有送人员扶持的,给的都是粮食或者金币,有的就直接给了不多的金币,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了。

他们各自除了家人之外,又用金币招揽了三百人,有两百人是有武功底子的青壮。

这些青壮就是卫队了,也就是出门打仗的武装力量。两个太子把人找够了以后,加紧训练他们练习武艺,以后建国用得上。

他们的建国之路相比于他们的父亲,就显得困难重重了。首先他们没有父皇当年手下的得力船工,那可都是能征善战的硬茬子,不但会武艺,水里功夫也了得。

他们带的人,都是随后花钱招揽的,武艺就差了一大截了。

他们远航了,老三在海花岛西南方向三百里,找到了一个长五百里的大岛,名叫鲲鹏岛。

这个大岛也是不错的,岛上有很大一片平原,物产和海花岛比也不差,以后建国了可以作为京城了。

还有个比较小的月亮岛,离着鲲鹏岛百里,上面有几伙海盗驻扎,他们可不想送上门去。

他们登岛的时候还不知道,原来被他们父亲赶走的皇帝,当时凄凄惨惨的无处可去,后来也是在这里接着建国的,从登岛到现在,已经惨淡经营了三十多年了。

他们离开海花国京城以后,到了这个鲲鹏岛上就是別人的地方,土著们欺生不许他们停留。

他们抱怨那个姓赵的船老大太霸道,直接的杀人夺了皇宫,并把他们赶出去了。年轻男女都被他留下了,他们已经没有了大部分卫队,想和土著争地盘,自身力量太弱小。

没办法,他们身上也没有多少钱,因为皇宫库房的金银,船老大不许他们带出来。

老皇帝就花了上千金币,对鲲鹏岛双峰山的土著头领打点,希望能给一块方圆百里的地方,一千金币是他们大臣们合伙才收集了这么多,可土著头领不为所动。

后来,他们看上了那艘大船,就说大船给了他们才可以换地方。

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是把大船给了他们,才得到了两个山口之间的地方,满打满算也就方圆五十里。只是海边有一片天然港口,能停下十几艘船。

想要大地方就得接着给钱,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钱,地盘还是嫌太小。

土著居民看他们也是穷鬼,大多数也不想融入他们,只能光凭自身的人口繁衍。无奈,年轻的女人占比太少,到了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从一百多繁衍到了四百。

那时候,跟随皇帝出来的,岁数普遍都大,年老体衰抗病能力差。

他们上岛以后没有房屋宫殿,只能是吃住阴冷的山洞或者窝棚里,许多年岁大的因为过不了苦日子而病死。

他们这些年也没有多大起色,因为他们带出去的人只有一百多,想融合当地土著,岛上土著也太少,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万人,两方面语言还不通。

土著都是象国的人移民过来的,人数虽然少但彪悍,不服他们管教。实际上,是因为福佑皇帝带出来的这些人自身力量弱小,也就管教不了谁。不管到了那里,只有强者才有话语权。

他们一筹莫展,只能是苟延残喘,被赶出来的福佑皇帝来此十多年后就死了。

即使皇帝位是个空架子,几个儿子也互相抢夺皇位各不相让,互相使用阴谋诡计,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几年就都争斗死的差不多了。

最新小说: 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穿书女频历史,女帝玄武门见!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厌春宫 大庆:收徒奖励,开局收司里里 侯门第一纨绔 最狂卧底,从狱中留后到登基称帝 嫁给猎户后的悠然生活 光影1942:改写影视的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