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 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第394节

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第394节(1 / 2)

('陆明珠使个眼色,让上官红和小慧上前和派出所的公安交涉。

公安说的本地话,上官红听不懂,就得小慧做翻译。

陆明珠的身份一下子镇住了对方,马上就说:“这就查,一定查出家贼!”

其实没什么不好查的,一个院子里住着好几户人家,王晓华母亲把粮票锁在箱子里,外人肯定拿不到,今天昨天两天里有谁进出他们屋谁就有嫌疑。

他们是早上王大要吃狗不理包子,开箱拿粮票才发现一沓粮票不翼而飞。

除了粮票,还有王晓华母亲攒的钱,一共19块零8毛3分钱。

王晓华母亲昨天早上还拿钱拿票给王大买麻花油条,所以丢失时间就是昨天白天到今早之前,不到一个日夜。

很快,钱和票就在王晓华叔叔房里翻出来。

钱少了1块,票少了两斤,剩下的藏在毛翁鞋里,上面还垫着芦花。

藏得很严实!

真相大白。

派出所以盗窃罪抓了王晓华的叔叔,相当于在王家捅破了天。

但是,那个公安来了一句:“要是家里矛盾就是拘两天的事。”

王老太马上逼着王晓华父母谅解小儿子,逼他们说是自愿给的,不是偷窃,是王晓华父母忘记这回事,才会吵架,气得王晓华恨不得跳起来打死她。

王晓华妈妈突然开口:“离婚!离婚就是家庭矛盾,不离婚就是盗窃。”

她女儿还小,她还不想死。

王晓华高兴极了,“就这么办。”

“离婚就离婚。”王老太求之不得,逼着儿子和王晓华妈妈离婚。

城镇居民都要结婚证,不然不好办理粮油关系,所以他们需要到派出所办理离婚手续。

在陆明珠等人的见证下,很快办理妥当。

再回大院就见母女俩的几件破衣烂衫被扔出门,却不见锅碗瓢盆和被褥。

陆明珠拉住想和他们理论的王晓华,“别要了,我给你们安排个住处。”

他们家在天津的宅子没有处理。

陆明珠准备让王晓华娘俩替自己看家,自有上官红料理,不用她操心。

此时此刻,谁都没想到,陆明珠不过是多管闲事,却救下未来航天领域的伟大科学家之一,王晓华。

按照原本的轨迹,王晓华找人回来救母亲却发现母亲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她冲上前和父亲理论,惨遭父亲殴打,一拳头打在太阳穴上,就此丧命。

她的母亲也因此一命呜呼。

陆明珠带着本地特产离开前,叫人给王晓华母女俩送一百斤粮票和100块钱,说是给她看家的报酬,并鼓励王晓华好好读书。

随后,就把这件事丢到脑子后头了。

陆明珠来到首都,直接给章振兴打电话,想和他见面,还问章朔在不在首都。

“章朔不在,我在。”章振兴听到陆明珠的声音就很高兴。

很快,两人就在国际饭店会面。

仔细算算,他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上次见面还是他们来首都拍婚纱照的时候。

章振兴了解陆明珠的性格,直接问她这次来首都是有什么事。

陆明珠就说:“我来问问内地有没有粮食出口计划。”

章振兴闻言一愣,“问这个干什么?”

“你们出口我好买啊,买别人的粮食是买,还不如让内地赚我的外汇。”陆明珠说得直白,“西方国家粮食过剩,如果出口给他们,应该不会比我的价格高。”

“咱们的粮食都不够吃,他们居然过剩。”章振兴形容不出心中的滋味。

“国外已经机械化生产了,哪像咱们国内全靠人力,而且他们还有肥料厂,可以提高产量。”陆明珠对这块还是比较了解的,“地广人稀,自然消耗不了过多的粮食。”

而他们却是人口大国。

建国至今不到十年,登记的人口就有6亿多了吧,增长一亿多人口。

章振兴长叹一声,“我们还是要好好发展呐!准备明年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一定会有好的改变。”

陆明珠忍不住皱眉。

如果没记错,这也是缺粮的一个原因啊!

轰轰烈烈搞工业,炼铁,务农人数减少,而搞工业的、尤其是奋斗于水利工程前线的约有1亿人口,供应给他们的口粮占储备粮的大部分,而粮食产量却提升不上来。

此消彼长,可想而知。

反正,三年就是各种情况堆积在一起导致的后果。

如今只解决一个不需要向老大哥家提供农产品抵债的问题,其他的呢?

陆明珠忧心忡忡,却又不好说出自己的见解,以免引起怀疑,只对章振兴说:“我不懂治国的理念,就问您关于粮食出口的计划,有没有?给个准话。”

最新小说: 重生之2006 司礼监 娱乐春秋 八零盲医有点野,冷面大佬宠上瘾 爱上姐姐死对头,清醒转身他疯了 猫猫穿成炮灰,深陷反派争宠修罗场 小年小月 我不哭了 莫离 风信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