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连续一月的大雪,北齐军队退回渭水已北,多日来无行动,但几处边城都不敢掉以轻心,就怕他们是疲敌之策,对于进城的人检查严格。
他们要不是随文聘的马车进城,还真不一定进得来。
这边城的城池修建得非常高,日日巡逻不断,街上遇到陌生人,更会被一遍遍排查。
另外,南楚皇城建安也传来零星消息,朝中为贺兰军是否谋反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力挺贺兰将军,就有人恨不得把他踩到泥里。
有人觉得贺兰将军有畏战之嫌,但应不至于背叛。
也有人觉得使节当众宣布贺兰将军叛国,并要求正阳关守将下令射杀贺兰军,才是叛徒,故意给北齐送人头。
对敌的关键时刻,竟对自己人下手,致使贺兰军腹背受敌,以至于全军覆没,使节曾洋目的不纯,行事荒唐,要求严惩。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贺兰将军确实违背皇命不肯进京,好不容易被押送进京,又半路逃跑,说他叛国好似也说得过去。
但也有人认为,贺兰将军回去救援情有可原,曾洋此举是故意逼反贺兰将军。
甚至怀疑,在贺兰将军离开后,给北齐军通风报信的就是他。
这种阴谋论也相当有市场,反正皇帝半信半疑,暂时把曾洋收押。
总之,原本一边倒的贺兰军谋反,在有心人的搅合下,已变成一滩浑水。
说贺兰将军谋反的没有确凿证据,说曾洋行为不妥的,也找不出作证。
无论如何,那五万将士,是死在曾洋的命令下是事实,光这一点,就足够那五万将士的家人恨曾洋入骨,口诛笔伐之下,楚帝也不能置若罔闻。
朝中分成好几派,争来吵去,没有一个定论,也就忽略了,怎么处理‘叛军’贺兰军家属的问题,是当成叛党处理,还是无罪释放,亦或者烈士之后,还顾及不到。
很明显,朝中有人帮贺兰将军把水搅浑。
这个消息让三人松了口气,看来只要贺兰将军安全进京,还是有机会洗刷冤屈的。
打听到这些,他们决定帮文聘剿完匪后,就出发寻找贺兰残军,护送贺兰将军进京!
一切准备就绪,那几个土匪,带着姑娘们顺利混入云杜山匪寨,在短短两天内摸清楚情况,传了消息回来。
傍晚,几个江湖帮派召集共六百人,在当地百姓的带领下,分批上山,埋伏在山寨外。
时间一点点过去,等到亮起烛火,匪徒们喝下带迷药的酒,众人就冲了上去。
这个匪寨人数着实不少,有四百人之多,且全是青壮年,手里武器也相当锋利,还是统一打造的。
这必然不是一般的匪徒,至少他们手里的武器是军中制式。
很明显,这是兵转匪,或者兵装匪!
陆小凤不由朝文聘看去,因为天黑,看不清他的表情,不知道他意识到这点没有。
想着之后提醒一下,不再耽搁,用极快的轻功在人群中穿梭,点住他们穴道,并不伤人。
花满楼和他一样,速度很快,手下不见血。
展昭用的是巨阙,虽出手难免伤人,但已经尽力避免了。
三人武功本就拔尖,这些匪徒完全不是对手,加上文聘找来的江湖人数量多过他们,半个时辰后,战斗彻底结束。
除死掉的五六十人外,所有土匪全部被抓获。
文聘非常高兴,对众人拱手,“一切顺利,聘金我再加一倍。”
“好!”众人齐齐欢呼。
“少爷,找到他们的藏宝室了,我们的货物都在里面!”一个小厮急急禀告道。
“真的?”文聘大喜过望,“快带我去看看,对了,我们的人找到了吗?还安全吗?”
“都被关在地窖里,饿得奄奄一息,已经叫人抬出来了,”小厮回禀道。
文聘听完脚步一转,朝着地窖口方向走去。
等见到被抬出来,各个面色蜡黄的人,不由满脸激动,“抱歉,是我来晚了,你们受苦了。”
“不苦,多谢大少爷来救我们,只可怜了二老爷。”那些人连忙道。
“是啊是啊,大少爷快去看看二老爷,他被土匪们砍了好几刀,身受重伤。”
“什么?”文聘大惊失色,顾不得地窖肮脏,直接跳了下去。
片刻,传来一声哭嚎,“二叔!您醒醒,二叔!侄儿来晚了,您睁开眼看看侄儿啊!”
众人闻言,皆沉默下来,有些感性的,已经哭出了声。
里面哭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文聘擦着眼泪爬上来,招呼几人把文二老爷的尸体抬上来。
陆小凤三人站在不远处,沉默看着这一切,准备等文聘心情平复点,就告辞离开。
突然,那被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