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我了。我接过那颗小球,全场的目光都汇聚了过来。我能感觉到李悦一家略带紧张的注视。
我没有急于迈步。我只是静静地站着,调整了一下呼吸。
那一刻,周遭的喧嚣仿佛都退去了。我的世界里,只剩下手中的勺子,和勺中那颗象征着女儿信任的、小小的球。我将金丹法力彻底收敛,不让一丝一毫外泄去“粘”住乒乓球。我要用的,是纯粹的、凡人的技艺——一种对身体极致的掌控力。
这种掌控力,源于两千年里无数次的挥剑、炼丹、抚琴、作画。它是一种融入骨髓的“平衡之道”。
我迈开了脚步。
我的速度不快,甚至比一些急匆匆的父亲还要慢。但我走得异常流畅,身体的轴心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垂直与稳定。我的手臂仿佛与身体融为了一体,不是僵硬的固定,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乒乓球在我的勺中,如被磁石吸住一般,安静得不可思议。
场边渐渐安静了下来。许多家长都停下了呼喊,有些惊奇地看着我。他们或许看不出什么道法玄机,但他们能直观地感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稳”。
最终,我第一个平稳地走到了终点,将那颗完好无损的乒乓球,轻轻放入了终点的篮筐里。
“我们赢啦!”一一欢呼着向我跑来,扑进我的怀里。
这一次,我们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李悦和她的丈夫带着石头走了过来,他们的表情有些复杂。李悦的丈夫是个实在人,他对我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江先生,厉害!您这手也太稳了!练过杂技吧?”
我笑着摇了摇头:“只是平时带孩子,性子磨得比较慢而已。”
李悦没有说话,她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我怀里笑得一脸灿烂的一一。她眼中的那种“精英式”的优越感,悄然褪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带着探究意味的困惑。
她不明白,为什么她用尽了方法、技巧去追求的“赢”,却被我用一种近乎“无为”的方式,如此轻松地达成了。
她开始意识到,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单身父亲身上,或许隐藏着一些她完全无法理解的、关于“育儿”乃至“人生”的、更深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