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的大冷天,我可不愿意跟那些挣钱不要命的摊主一样,挨冻受罪。
我拉了一下本来已经压得很低的棒球帽,眼皮都没抬,起身就走。
见我要走了,刚刚还围在石桌边看热闹的一圈人也就散了。
就在我转身要离开时,忽然发现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把自己裹得只露半出两只眼睛的人,正盯着我看。并且在他扭头的瞬间,眼睛闪过了一抹寒光,其中还混杂着狡黠。
“这人的眼神不善啊!看上我哪件儿东西了?还是见我挣钱眼红了?”
心里嘀咕着,自觉告诉我赶紧走。把背包往后一甩,快步离开了文庙街古玩市场。
我边走边不由自主地透过帽檐下的狭小空间,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开在彩钢板房内的那家蔬菜水果店,橱窗上的西瓜标价涨了一块钱;
裹着军大衣坐在摊位后卖花生瓜子的老大娘,今天带了一条新的灰色围巾;
牛肉面馆今天把煮汤的炉灶摆在了店门左边,门右边今天安排了一个烤串炉子。生意不错,看来要填新项目了……
尽管文庙这边我已经十来天没来过了,可整条街的街景、商铺、做买卖的人,所有微小的变化,在我的眼睛里,就好像上一秒钟刚刚发生的一样。
我用力甩了甩头,希望自己不再刻意观察这些。但一点儿用都没有,眼睛就像是开启全速档的高速摄影机一样,全程记录着瞳孔捕捉到的每一帧画面,存储到我的大脑里,而且是无删减的永远储存。
我这个习惯其实对身体没什么伤害,可精神上确实很疲惫,有时候甚至是摧残。更严重的是影响到我与其他人的正常交流。每当和其他人说话交流时,我和对方之间以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会在我脑子里闪过,无论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所以,我在做古玩生意的时候,从来不和人讨价还价。以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后,自己以后的路越走越窄。
“哎!小伙子!先别急着走,我想和你做个买卖。”
就在我闷头往前走的时候,侧后方有个声音把我叫住了。
扭头一看,正是刚才那个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男人。这时候他已经把罩住半张脸的围巾拉了下去,露出了尖下颌,和脖子上一片猩红的胎记。看样子年纪不小了,怕不得六十岁以上。
“呵呵!小伙子!你手里有件儿东西我挺喜欢,转给我怎么样?”
有买卖找上门,再怎么也不能不做。
“是核桃还是手串?”
对方皮笑肉不笑地撇了撇嘴,说道:“核桃手串不如我的眼,我想买你手里的那颗珠子。”
“珠子?”
我马上想起来了,上午刚到文庙的时候,在一家古玩店里我入手了一颗灰突突的珠子。
“你是一百块钱收的,我出一千,翻手就是十倍的利,你赚了。说实在的,我早就看上那颗珠子了,就是一直在你手里握着,我没机会,才让你抢了先。”
古玩行里有个规矩,东西在别人手里,和货主谈价钱的时候,外人无论有多喜欢,能出多高的价儿,都不能插嘴,更不能插手。如果坏了规矩,你在古玩行里的人品也就败没了,路也就越走越窄。
知道对方的目的后,我摇摇头,说道:“不好意思,那颗珠子我入手是准备自己玩的,不卖。”
说完,也不等对方再说话,我转身快步离开了。
这个人挺陌生的,应该不总在江城古玩行里现身。不过,从他开口就一千要收那颗珠子,这人的眼力不错,是个行家。
难道他也看出那颗珠子不一般了?
想到这里,我转身就走到无人处,用两根手指捏起那颗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珠子,让阳光透过珠子中间的孔洞照射过来。
瞬间,一束金色的光芒刺入了我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