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儿,住嘴!这等军国大事,又岂是你能插嘴的!”
但是隆庆皇帝却拦住李贵妃道:
“钧儿说的有道理。”
再想到高拱和张居正的票拟,隆庆皇帝拿起朱笔,御批写道:
“览奏,着礼部来办。”
李芳恭恭敬敬的接过奏章,但是他收起奏章后,却看向抱着三皇子的冯保。
李芳眼睛里闪过精光,冯保这厮是越来越放肆了,竟然敢利用三皇子来影响陛下。
马上就要册立东宫了,随着三皇子储位安定,储君日益长大,冯保的权势还会继续增加。
可面对这样的局势,李芳却毫无办法。
-----------------
经过司礼监用印后,苏泽的奏疏又送到了六科廊。
六科十三道有纠核奏疏的权力,但是明代的言官权力还没到前朝门下省封驳诏书的地步,有的仅仅是弹劾权。
也就是说,有内阁票拟,皇帝御批,司礼监用印的奏疏,已经是国家法令,六科十三道可以第一时间读到,上疏反对弹劾,却无法阻止奏疏的执行。
刑科给事中陈瓒第一个看到苏泽的奏疏,读完之后他就开始吹胡子瞪眼。
“妖言惑国!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陈瓒在六科颇有声望,众言官纷纷聚集过来。
众人读完后,也义愤填膺的说道:
“军国重务如同儿戏!高阁老和张阁老也是,竟然赞同如此谬言!”
“高张二人祸乱国事,逼走徐阁老,难道你还指望他们是正人君子?”
很快,科道的舆论,就从批判苏泽的奏疏,变成了批判高拱为首的奸党误国上。
陈瓒因为好友陆树德被贬,正准备找苏泽的麻烦,见到自己挑起了舆论,连忙说道:
“我等一同上疏,请陛下撤回谕旨!再弹劾高拱张居正苏泽!”
“好!”
“算我一个!”
这时候,角落中的户科给事中张宪臣说道:
“国之大典将近,不宜再起事端,这件事还是要礼部去办,等礼部商办后吾等再上疏弹劾也不晚。”
众言官有些迟疑,这时候陈瓒站出来说道:
“当年严嵩老贼诬张正言罢官,是得了徐阁老举荐你才能复起,今日徐阁老被奸臣所逐,你不想着报答举主,竟然委曲求全!可耻!”
身为言官,陈瓒自然是扣帽子的高手,张宪臣强辩道:
“我朝不设举主,张某非是一人私党!”
陈瓒等人冷笑,纷纷回到自己座位上开始书写奏疏。
-----------------
这次事情闹得太大,等到傍晚的时候,金瓶掣签法的消息就传遍了朝堂。
就在下衙前,沈一贯、申时行和罗万化三人,一前一后踏进了国史馆。
“子霖兄!”
申时行先一步走进公房,苏泽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申时行立刻说道:
“子霖兄,今天你还是别回家了,你家又被国子监生给围了,外面都说你妖言惑国!”
苏泽无奈的说道:
“这些清流,怎么翻来覆去就是这么一套啊,还好我有被褥在馆内。”
沈一贯也冲进来说道:
“子霖兄,你每封奏疏都这么石破天惊,礼部上下可是把你骂惨了,听说主客司已经去了四方馆,要把你的办法通告乌思藏贡使,要是贡使闹起来,可要如何是好啊!”
苏泽看着两位好友,笃定的说道:
“乌思藏贡使肯定会接受的。”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