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见太后(1 / 1)

苏大伟感觉不妙,又不能抗旨不遵,便有意拖延,想从圣听中探知是否有反悔的余地。

“皇上,您是从何得知臣之女与花尚书相恋的?吾女近日都在家中绣女红修身养性,皇上是不是听错了,错点了鸳鸯谱?”

此事多亏王诗瑶的功劳,有她推波助澜,把矛盾推到极致。

骆九琛正好可以巧妙的借题发挥,以此来掩人耳目,“京城中都传遍了,难道苏侍郎你不知晓?”

苏大伟装作什么都没听闻,“皇上之意,臣不敢枉自揣测。”

“坊间在传令嫒与花将军家的大公子相恋,而苏侍郎你却因公事不和反对他们在一起。”后半句是骆九琛添油加醋的手笔,为达成目的,他背地遣人散播出去的,花棠棠也被蒙在鼓里。

“坊间的流言多半是信不得,还请皇上明察秋毫。”苏大伟拱手,根本不承认此事的存在。

“苏侍郎勿急着否认,朕这便明察秋毫。”骆九琛的目光转落到苏阿芸的身上,“苏姑娘,朕且问你,你与花尚书是否互生情愫。“

苏阿芸以为是花仁信的作用,皇帝才对他们的坎坷情事上了心,她不顾苏大伟递的眼色,连忙承认两人关系,“臣女和花尚书确是互相爱慕,多谢皇上成全我们的心意。”

苏阿芸被苏大伟禁闭家中,对苏府外诸事一概不知情,有皇帝替他们的婚姻做主,父亲就不敢再有异议。

骆九琛的求证得到当事人苏阿芸的证实,他别有意味的瞟向苏大伟,“看来苏侍郎果真如传言中所说的不假,苏侍郎还待作何解释?”

“皇上,微臣惶恐,小女年幼无知,婚事不宜急在此时,微臣觉着还是从长计议为好,婚姻大事,岂能儿戏,还请皇上收回成命。”苏大伟不想被骆九琛认为他是公私不分的老糊涂虫,张口解释却越抹越黑。

“苏侍郎这意思,是怪朕把婚姻当做儿戏了?可令嫒与花家大公子两情相悦,你从中作梗未免惹人闲话,让人觉得不通情达理,太过墨守成规,古板迂腐不懂变通之道。”

骆九琛一连串话炮轰下去,苏大伟噤若寒蝉,宫殿里霎时连空气都凝固了。

苏阿芸埋着头,生怕皇帝会怪罪她父亲,有点纠结刚才说的话,倘若她不说,成全的也只是父亲的私心,她错过喜欢人,一辈子失去幸福,她后悔不起。

良久,苏大伟硬着头皮自我谴责道:“微臣谨遵皇上教诲,阿芸的婚事由皇上做主再好不过,是微臣不识抬举,不明皇上的良苦用心。”

座上之人乃天子之尊,苏大伟不敢触碰龙威,有多大怒气都得往肚里吞咽,摆出一副敬畏之姿。

“苏侍郎不必慌张,这是你们的私事,朕不想追究,你无须给我交代,但苏侍郎做人还是要讲求一点良心。”骆九琛开始点题。

苏大伟泰然自若,口吻之中夹带冷漠,变脸比翻书还快,“皇上,微臣心安理得,不曾有对不起谁的地方。”

骆九琛震惊于苏大伟的固执和无耻程度,不留情面的挑破,又是一顿教训,“花尚书救了你一次,你还在为公事记仇就显得小家子气不知感恩了,你好说歹说也身为礼部老官员,行的正坐得端,方能树立礼部典范。”

苏大伟并不买骆九琛这套说法的账,心里埋怨骆九琛不把尚书的头衔交到他手中,他在礼部勤勤恳恳做事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到头来却不如一个新晋的毛头小子,苏大伟心有不甘,但在皇帝面前,有天大的不满都得憋住,他认怂的道:“皇上所言极是,微臣会好生反省,多谢皇上赐婚,臣领旨谢恩。”

苏阿芸也跟跪谢皇恩,她亦心知苏大伟回到苏府铁定得找她闹,索性去花棠棠处逗留。

“恭喜你啊,阿芸姐姐,这下苏叔叔没话说了吧?”

“我爹挨了皇上训斥,必然心头窝火,左右也是要被他骂,我就先来了你这儿,告知你喜讯,也免得你提心吊胆,替我们操碎了心。”

“阿芸姐姐,从今往后我们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给家人操心我乐意。”

苏阿芸刮了刮花棠棠挺立的鼻梁,勾唇宠溺一笑,“瞧你这小嘴甜得跟抹了密似的,有你这样妹妹是我的福气。”

姐妹两人打闹了一番,花棠棠更是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庆祝。

王诗瑶和司月越黏越紧,这几天司府的门楣都被王诗瑶给踏破了,她成日往司府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后半句是谁添上去的?这么一添反而让苏阿芸和花仁信变成了受害者,一边倒博取到大家的同情,迫使官家和苏侍郎不得不成全他二人。”王诗瑶谈话之中盛满愠怒。

她明明只派人传播了前半句,后半句不知是哪个不长眼的破坏她的好事,她不能嫁给心仪之人,自也不会让心仪之人娶到喜欢的女人!

可目下却弄巧成拙,弄得像是她亲手促成的这桩姻缘,王诗瑶别提有多恨得牙痒痒了。

“定是那花棠棠捣的鬼,皇上也顺水推舟成就了一段良缘和佳话。”司月其实也不完全确定,但凭借推断已认准九成九是花棠棠在跟她作对。

花棠棠跟她的仇怨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如果不是忌惮花棠棠手中握着她的把柄,她根本不需要兜这么大的圈子。

民间都在传西夏皇帝深明大义,司月庆幸她的皇帝哥哥名声大噪,在百姓心目中有了个好君王的形象。

然而这出风头落到她的姑母,也就是当朝太后司金兰的耳里,却品出了别样滋味。

骆九琛站在慈宁宫,“太后找朕何事?”

司金兰不疾不徐的吹着茶汤,且看他会如何分辨,“哀家听闻,你给花家和苏家赐婚了,苏侍郎却是不情不愿。”

“花尚书以德报怨,从不徇私枉法,年纪轻轻堪称礼部典范,这桩婚事朕若不做主,苏家和花家只怕是都难下得了台面。”骆九琛也不回避,说得理直气壮。

最新小说: [咒回同人] 没有当禅院家主的欲望 在动物世界里养崽[快穿] 虐文,但是发疯文学 嫁给豪门植物人大佬后 公主命 回甘[破镜重圆] 夫君,给我摸摸腹肌 哥哥开门系我呀 怯春情 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