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声音渐强,电音忽然加入,和刚刚魏玲唱时的安静不同,音乐在这一刻迸发出力量感。
陈洛双眸坚定的凝视前方,左手握拳,梵音说唱再度来袭:
“散落的月光穿过了云,凝望人群。”
“我们孤独的心,有时候像海底。”
“悲伤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感同身受。”
“眼泪没有声音,但我想抱紧你。”
“你是重要的存在,是某人的星星。”
“当你孤身独行,当你说被爱不过是侥幸。”
“孩子请你别忘记。”
“曾有温柔的声音呼唤你的姓名。”
“你问我路会通往哪里。”
“路通往我等你。”
现场彻底爆发,尖叫,掌声,惊呼声此起彼伏。
“天呐!我的天呐!我听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说唱?”
“这哪是改编啊,这明明是重新写了一首歌啊,歌词改的也太有力了吧?”
“‘悲伤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感同身受’,朴素的歌词放在这里却如此不一般。”
“泪目,家人们,谁懂啊,陈总管在你耳边呼唤,孩子,水里凉,上岸吧!”
穿插在观众席里的工作人员们懵了,看着身边比自己更像“托”的观众们,心说你们才是节目组安排进来当观众的吧?
尤其是女孩子们,那尖叫声和耳鸣一样,好家伙,追星可以,咱是不是也要爱护一下自己的嗓子。
不过话说回来,陈总管这RAP着实有点太BUG了。
尤其是听过原版《海底》的听众,这次对歌词和曲子的改编让他们无比震撼。
原曲中满是绝望和生无可恋,而现在改编后,无论词曲都充斥着力量感。
陈洛的RAP就像亲切的哥哥一样,在耳边轻声呼唤,声音中有着希望的力量。
伴随陈洛的歌声,LED大屏镜头从海底不断向海平面升起。
令人恐惧窒息的深蓝色逐渐有了光亮,阳光撒进海底,在大鱼的背上留下晃动的光斑。
镜头冲出海面,飞翔的海鸥,蔚蓝的大海,和天上的白云与蓝天交织成美丽的画卷。
镜头旋转变幻,无缝衔接出现魏玲举着麦克的影像。
“好家伙,这样运镜?”闻音大湿轻轻鼓掌,喃喃道,“学到了,学到了。”
魏玲本就是蒙族豪迈型歌手,此时眼中满是温柔:
“散落的月光穿过了云。”
“躲着人群,溜进海底。”
“有光正在找你,它想温暖你。”
“它说你听你听,有人唤你回去。”
歌坛有几句老话,有一句是这样说:最怕民族歌手唱流行。
还有一句,就是最怕蒙族歌手动了情。
他们用最豪迈的声音和唱法,牵动着人们的感情。
如果说其他人的歌声是在心弦上轻轻一拨弄,那魏玲的唱法就是扔给你一把绳子,拽着你走。
张建如现在激动的无以复加,手指都在颤抖。
这个词改的,也太霸道了!
把原版的“海浪清洗血迹,妄想温暖你”改成了“有光正在找你,它想温暖你”。
把“灵魂没入寂静,无人将你吵醒”改成了“它说你听你听,有人唤你回去”……
张建如这辈子浸淫剧本,电视剧、电影拍了无数,也执导过很多大型晚会,甚至包括春晚。
要说艺术鉴赏能力,他自诩在圈子里绝对能排行前列。
可从来没有一首歌能让他如此有感触。
以往他的电影也有爆火OST歌曲,可他都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此时这两版《海底》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音乐和文字的力量。
那种感觉太神奇了。
以前他总认为,电影和电视这种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给予人大脑双重冲击的信息传递方式才能给人更强的情感传达。
对此,他觉得歌曲在这方面会比电影电视剧稍逊一筹。
可现在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音乐有其独特的魅力存在。
或许恰好是因为它放弃了视觉传递,极致的听觉和令人震撼的歌词组成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就像小说,在每个人脑海中组织的画面都不一样。
张建如缓缓摇头,震惊无以复加:“太厉害了……”
伴奏在魏玲部分结束后再次变得热烈,而伴随着陈洛的开口,大家再次惊呼出声:“啊,这是刚刚那首,大鱼的旋律!”
“是诶,哇,这都能融到一起去?”
“好神奇,好好听!”
陈洛梵音说唱再度响起:
“你喜欢海风咸咸的气息,踩着湿湿的沙砾
“你说人们的归处应该回大海里。”
“你问我想念会去哪里,有没有人爱你。”
“世界为何如此安静。”
现场再次爆发欢呼声和叫好声,声音和陈洛最后的歌词融为一体,更像是对歌词的回应。
世界没有安静,所有人都在向你欢呼,表达着爱意。
歌词来到最后的高潮部分,两人齐声合唱:
“总爱对凉薄的人扯着笑脸。”
“岸上人们脸上都挂着明暗。”
“人间岁岁年年,谁敢说如烟。”
伴奏热烈,电吉他的声音推着歌曲情绪更上一层楼。
台下的观众们再也坐不住,全都站起身欢呼。
白浅、闻音大湿、张建如,还有一众工作人员全部起身,用力挥舞着双臂。
舞台上的LED大屏幕海浪翻腾,灯光瞬间爆闪。
“来不及来不及,你曾笑着哭泣。”
“来不及来不及,也要唱给你听。”
“春日雨夏蝉鸣,明天是个好天气。”
“秋风起雪花轻,海底看不见四季。”
人的情感有时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歌词看起来简单,可击打的心巴上时,每个人的感受不同。
台下的观众们有的前一秒还在欢呼,下一秒就捂住嘴热泪盈眶。
魏玲的高音仿佛在高处拉拽,陈洛的低音又像在背后轻推。
嘴上唱着的是来不及,但似乎一边唱一边在海底捞人。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现场彻底沸腾了,人们呼唤着陈洛的名字。
《旅途乐章》节目组的镜头在人群中扫过,导播看着镜头画面吸了口冷气,惊叹道:“好家伙,陈总管这是一下唱哭了多少人。”
毫不夸张的说,十个人中至少有两个带着泪,或者捂着嘴。
“不错,这期剪出来一定好看。”导播点点头,又嘟囔道,“也不知道有啥可哭的……”
在他身后的员工冷笑一声,朝着他的背影翻了个白眼。
棒槌,你特么懂个锤子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