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景区附近,两人下车步行。
一路上,随处可见当年景区的痕迹。
步道的栏杆锈迹斑斑,吊桥已经损坏,售票亭已倒塌,崖壁上“竹山峡景区”刻字依稀可见。
竹山峡景区景点很多,有龙门潭、桃花溪、万亩竹海、叠翠瀑、悬天岭等。
杜明远一路走,一路看,痛心疾首:“恨离,这么美的景区,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太可惜了!”
“杜书记,你看。”江恨离指着前面峡谷里一汪碧潭,“那就是龙门潭,当年林文涛在这里修了亲水栈道,游客能摸着潭水走,现在栈道被冲垮了。”
“恨离,林文涛现在是什么状况?”
“不太清楚,有人说他一贫如洗,在某个地方开面馆为生;有人说他东山再起,在浙江开发房地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杜明远望着漫山遍野的竹林,感慨道:“这里的每片竹叶都记得,曾有人想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却被人心啃成了废墟。”
对面岩石上,有模糊的刻痕。
“林文涛原本想在岩壁上篆刻《竹山峡赋》,这是有名的诗词名家写的,并邀请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写的。
但被县文物局否决了,说破坏文物风貌,不得不停工。
其实,严格来说,岩壁算不上什么文物。
后来才知道,县文物局局长老岳父是书法家,想写《竹山峡赋》,虽然名气不高,开价却很高,林文涛对于润笔费多少并不太在意,却很在意书法家名气,没让他写,因此得罪了文物局长。”
一阵山风吹过,桃花溪的水流似乎急了些,冲刷着溪底的鹅卵石,发出悦耳的响声。
溪岸两侧的野桃树开得娇艳,粉色的花瓣缀满枝头,风吹过便簌簌落下,水面落红无数,像一条流淌的胭脂河。
江恨离说:“杜书记,林文涛当年在溪岸种了几百棵碧桃,说要打造‘三月桃花雪’的景致。
试营业那年春天,真有游客专门从上海来拍照,婚纱影楼把这里当成外景地。”
杜明远脸上的表情写满惋惜。
溪水转弯处有座石桥,半截淹没在花丛里,桥栏上雕刻的桃花图案已被岁月磨得模糊。
“这桥是林文涛找人仿着乌镇的石桥修的,”江恨离抚摸着桥栏上凸起的花瓣纹路,“他说要让游客走在桥上,感觉像踩在花海里。
试营业时,孩子们最爱在桥洞下听回声,喊一声,满山的桃花都像在回应。”
转过一道山弯,万亩竹海出现在眼前。
风过时,竹浪层层叠叠,簌簌叶声像无数支竹笛在同时吹奏。
江恨离指着竹海深处的一片空地:“那里原本要建竹文化体验馆,林文涛找了非遗传承人来教游客编竹篮、做竹笛。
还有一个竹海滑道,全长一公里,能从山顶滑到山脚。
试运营那天,光排队的游客就绕了竹林三圈。”
杜明远忽然说道:“恨离,竹山峡景区是林文涛心中的痛,假如他现在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我说的是假如,我们怎么说服他继续投资?”
江恨离摇头:“恐怕很难,吃一堑,长一智,任何人都不想重蹈覆辙。”
杜明远沉默不语。
在去镇上的路上,势利眼丈母娘给江恨离打来电话,语气破天荒地亲切,“恨离,为了庆贺你又当上县委办副主任,晚上来我家吃饭,我买了很多菜呢!
对了,你喜欢吃什么菜?妈烧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