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下来就两个词,相貌人品端正,家世清白。
胤禛毕竟是亲爹,这唯一的女儿,他连抚蒙都舍不得,自然也不会给塔纳挑选个不怎么样的人家。
这些名单,不光是礼部查过,他还让侍卫也一一查了一遍儿。里面不光是有书生,还有武将,甚至文武双全的,就看塔纳喜欢哪一样了。
这样周全……耿文华也总算是有了一种另一只鞋子终于掉下来的感觉。
从塔纳过了十三,她就一直在忧心塔纳的婚事。
这么说吧,清朝并没有明确的女户这方面的律法,因为康熙年间呢,也可能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康熙是学了不少汉文化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考虑,或者是因为大清人口太多了,不用再为生育率发愁了,或者是因为这样会给他们满人披上一层仁义礼智的人皮,反正就对于前朝的程朱理学,一方面是贯彻的更彻底,一方面是略加改动,让这些东西更适合于清朝的统治。
于是,什么贞节牌坊啊,烈女传啊,贞女传啊,这些东西大行其道。
这导致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别说是立女户了,寡妇再嫁都成了难事儿,死了爹娘成了孤女怎么办?赶紧找个人嫁出去。嫁了人死了男人怎么办?守着吧。
塔纳就算是公主,她不想嫁人,这事儿也有些行不通。
再者,就因为她是公主,所以她才万万不能不嫁人——上行下效,公主都能不嫁人,那有些势力的人家,女儿就不嫁人,长此以往,必然是要生出来些问题的。
耿文华就总在想塔纳会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婚后日子会过的如何之类的。
想嘛,就是空想。现在,胤禛将名单给拿过来了。
耿文华决定自己先筛选:“这个年龄是不是有些太小了?太小了怕是不太好,自己都不成熟,如何会照顾女孩子呢?这个,是不是长得太矮了些?咱们塔纳穿上花盆底,都要比他高了,这站在一起能般配吗?”
吹毛求疵。
胤禛就这么一个感觉,他能拿过来,那定然是因为他查过了,并无什么明显的缺陷。
谁说年纪小就不会疼人的?男孩子嘛,因着要养家糊口,从小就读书受教育,那娶妻了,就是长大了,怎么就不会照顾人了?
还有那给个子高矮,谁天天在家穿花盆底呢?
但他很明智的不反驳:“那这两个就先排除了?”
“也不用,等塔纳来看看,说不定塔纳不喜欢个子高的呢?”耿文华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算了,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喜好了,她做父母的也不能总什么事情都替她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