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做亲娘的,为自己的亲儿子,哪怕是后悔,那能承认吗?若说是不后悔,耿文华想听吗?
所以倒不如不见。
不过,弘历暂且被圈起来,这事儿在朝堂上带来的风波还是挺大的。胤禛虽说并没有宣扬弘历做的事儿,但这天底下也并没有不漏风的墙壁,有许多人立马就上了折子参奏弘历。
胤禛只将折子留中不发,不过倒是越发的看重弘昼。弘昼既然身子骨还没养好,那暂且也就不用去
外面办差了,留在京城,接手弘历之前的差事——整顿八旗。
整顿八旗这事儿并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八旗儿郎,但凡出生,朝廷都按月发送粮食和银钱。
想要整顿八旗,这方面,也就是老祖宗的规矩,就必得要动一动。但若是动这一条,那朝廷就还需得想到另外一方面——没有这米粮和银钱,八旗子弟靠什么生活呢?
老祖宗还有规矩,八旗没有圣旨,不许出京,八旗子弟,也不许经商。
可京城就这么大点儿地方,不出京,该做些什么谋生呢?买地买不到,生意不能做,总不能一出生就让饿死吧?
这条条框框都是事儿,所以整顿八旗也不只是要在军营内部将那些偷奸耍滑的人给开除掉,这是关系到整个八旗,甚至会影响到八旗女眷的事情,所以想在短时间内作出成绩来,根本不可能。
弘历因着当时要急切表现自己,所以先将手伸到了军营那边,整顿了军营。现在弘昼接手,弘昼就打算从八旗寻常人入手。之前因着耿文华的缘故,内务府那边其实是有许多生意可做的,比如说,钟表生意,水泥生意,玻璃生意,滑板车扭扭车生意等。
有些始终是捏在内务府手里的,比如说,煤炭,钢铁。
但也有一些,内务府是不太看得上的,耿文华也更愿意公之于众的,比如说水泥,玻璃这些。
还有一些,是内务府愿意做,但内务府偏又做不起来的这种,比如说钟表——当初跟着耿文华学的都是些贵人,这样的人,内务府也不可能收进来做工匠。再者,你做出来卖给谁呢?
所以京城里有些勋贵人家会做这个,但也只做那么几个,大价钱卖给同样是勋贵人家的人家,钟表这行当,一直没有完整规模的生意。
弘昼要做的,就是将这一行给整理出来,拿给八旗来做。
八旗这身份,说高也挺高,比汉人高,比包衣高,出生之后,男孩儿就是记录在册的兵丁,女孩儿就是记录在册的秀女。但说不高贵,一家子若是有几十口人,那真的,一天三顿饭都不一定能凑得出来,相比较之下,不说汉人了,就是包衣里面也有做了告官,八旗需得巴结的呢。
让他们做工匠,他们也必然不愿意,但若是开月钱,并不入工匠籍贯,甚至这个钟表厂是挂在朝廷名下,所有盈利是归于朝廷,是为朝廷立功,换一种说法,他们就是很愿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