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是为什么被处置了的?历史上说的很清楚了,嚣张跋扈,面君不跪都是轻的,最主要的就是把控朝堂,将西北那一套搬到京城来,搞什么年选官员。
朝廷是谁的朝廷?朝堂上的官员是谁的官员?
你年家把握了朝堂朝廷,那皇上是做什么的?
其实年羹尧若是聪明,得了爵位,那将兵权上交,说不定年家还能有一线生机。但年羹尧没有,年羹尧今儿甚至还带兵入京……耿文华就觉得,他这命运,还是要顺着历史走的。
既如此,年家现在张扬,耿文华也并不很放在心上。
不过她没想到,年羹尧回来的第二天,就上了折子,请封太子。
这折子,瞬间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以前也不是没人动过这心思的,就比如说弘时,出了允禩引诱,必然也有其他官员拱火,所以弘时才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想要接手允禩的人脉势力,好为自己铺路的。
但弘时闹的这一出,最后落了个什么结果?
自己被过继出去,允禩死了,八爷党分崩离析。
自此之后,朝堂上就没人提这请封太子的事情了。但现在,年羹尧又提出来了,就好像一滴水落到了热油锅里,瞬间引起许多人跟着上折子。
大部分是赞同年羹尧的,觉得胤禛该先册封太子。剩下大概还有两成,是浑水摸鱼的,也不说册封,也不说不册封,而是引经据典的劝说胤禛该雨露均沾。
赞成册封太子的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说立长,弘时被过继出去了,那接下来就该弘历了。一部分说是该立贵,论出身,年氏所出六阿哥身份最为贵重。
年氏是汉军旗,算下来也是八旗出身。
朝堂上的这些纷争不可能传不到后宫来的,耿文华原以为钮祜禄氏会来找她商量询问,却没想到,这次钮祜禄氏竟是连自己的宫殿也不出了,就像是没听到这些消息一样。
倒是年氏,整日里很是高兴,不是派人来请耿文华喝茶,就是带着人在花园里散步。
她请耿文华喝茶耿文华肯定是不愿意去的,耿家大哥的事儿,耿文华始终是没放下的。她又不是犯贱,别人打她一巴掌,她还要将另外半张脸给送过去。
所以,但凡年氏派人来,耿文华就一句话,不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