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情况不同了,胤禛做了皇帝了,她这会儿提出以弘晖的名义来办什么活动,那都将会是整个大清范围内的,人人都会知道的,首先就是这个知名度能达到了。
而胤禛那边,估计也是需要一场什么活动,能转移一下大众的注意力的。
因为最近也不知道哪儿来的传言,说是胤禛这皇位,来之不正,康熙的死另有蹊跷。
但康熙都已经下葬,总不能为了这几句流言,就将康熙挖出来再给验尸一次吧?
耿文华瞬间将这里面缘由给想明白,忙笑道:“娘娘是要什么时候举办?规模有多大?是在京城内,还是整个大清境内?再或者,是带上蒙古那边?”
那拉氏沉吟了片刻,笑道:“要办就办个大的,可又是头一次,场地小一些还好控制,若是大了,有个差池……”可就不好控制了,丢人也要丢到全国来了。
耿文华就笑道:“若不然,就先在京城里面试一试?今年办得好了,名声宣扬出去了,以后也才会有人响应,若是第一次就没办好,日后怕是也不会有多少人响应。”
那拉氏就笑:“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在京城里。”
两个人就场地,举办竞技赛内容,参加人数,条件限制,赏罚制度等等,开始讨论起来。这种事情繁琐的很,就是现代要举办一个什么活动,都需得好一段时间筹办呢,更不要说这古代通讯不是很发达,哪怕是将场地限制在了京城,可京城多大啊,光是一个个部门协调,就需得好几天来商量制定。
这样忙活,竟是一直忙活到了五月里,春闱都过了,胤禛继位开恩科嘛。
春闱前后,京城里自然是热闹的很。到了五月,天气炎热起来,大街上就不怎么见到人溜达了,这时候,宫里就忽然传出消息,皇上令阿哥爷们改名字,将胤字,改为允字。
这圣旨怎么说呢,有些莫名其妙,但同时又有一种理所应当的感觉。
登基之后命令兄弟们改名字的,历史上不多见,甚至找不到。可胤禛都做了皇帝了,那兄弟们避讳他名字,改掉一个字,又好像没什么不对的。
朝堂上并没有对这事儿有太大的反应,毕竟又不是让臣子们改名字。但阿哥们的反应就大了,先是十四阿哥上折子,表示名字是康熙定下来的,现如今康熙没了,这名字是当爹的留给儿子的,做儿子的自然不能改。
然后是十三阿哥远在外地上了折子,表示这圣旨来的晚了点儿,早应该改的,他们不光是弟弟,还是臣子,做臣子就需得对皇上忠心,避讳名字就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