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往太和殿那边走了,这一路上呢,是类似于民间那种街道的,两边是摊贩,皇上可带领人在中间走过,甚至可以掏钱买两边摊子上的东西。
这种活动,其实是后妃们更喜欢的,因为一年到头她们出宫的机会实在是少的可怜。甚至有些不得宠的,进了宫,那就是一辈子再也不得见家人,再也没有看看外面的机会了。
所以康熙等人很快就绕过去了,去了哪儿也没人知道,毕竟也没人敢随意窥探帝踪。
耿文华则是跟着那拉氏,陪着德妃在外面转悠了一圈。银子没少花,买了些绢花簪子之类的,其实大多是内务府内造的,也并不真的就是外面百姓售卖的那种。
这颁金节的头一天,也就算是过去了。
之后的两天,耿文华是一天陪着胤禛去护国寺转了一圈,一天带着弘昼和小格格在外面街上玩儿了一天。
过完这三天,回归正轨,胤禛要上朝,弘昼要上学,小格格也要上学。
耿文华就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纺织厂那边的账本是十天一送,因为那边是刚开的,耿文华又十分看重,再者,那地方不同于别的店铺。
别的店铺吧,只要她将产品的做法给传授过去,剩下的就不用操心了,因为掌柜的自会经营。不管是玩偶店还是玩具店或者小食店,都是占了新奇两个字,实际上的经营她也不用操心,所以这几家店铺呢,她就不用很费功夫,一个月看一次账本就行了。
但纺织厂她是准备打造成一个存在在现实里的乌托邦的,这种存在,别说是在大清了,就是现代,都不一定能成功。再者,这年代的人更是连想都不敢想这种村庄的存在的,所以凡事,都是她自己来做主,她自己来划定一个模具,让人就按照这个来。
事事操心的结果就是现在,她得十天看一次账本,知道这个钱是花在了什么地方,村庄里面又增加了什么东西,厂里的生产如何,进货的事情有没有不对劲儿的。
总之,开店铺,和做实体业,那是完全不同的。
她忙活半天,一直到中午,肚子咕噜噜叫起来,这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她一抬头就觉得腰酸背痛的,知春赶紧来给她揉按肩膀:“小主,可要先用午饭?吃了午饭该休息一会儿。”
耿文华就叹气:“哪儿能休息呢,这账本还没看完。主要就是这凳子太不舒服了,硬邦邦的,要是能有……”
办公电脑椅就好了。
说着忽然一拍手:“对啊,我可以让人做这样一张椅子嘛,不过,得先有弹簧。”
有了弹簧,别说是电脑椅了,她连蹦蹦床都能做出来。嗯,做了额娘了,就是这样,有点儿什么新奇东西就要先想到孩子们,这不,蹦蹦床三个字,就自动跳到她脑袋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