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禽流感这东西,在现代可能不太算什么大事儿了,但是在这个年代,真的是能死人的。她并不敢尝试,生怕造成杀孽。
温度计和晴雨表,在某些地方是有些共同点的,但她从没联想到晴雨表这东西上。
“我能不能……算了,万一拆开就坏掉了呢?我回头自己想想,看哪种材质比较符合要求。”耿文华说道,胤禛沉吟了一下摇头:“其实这东西,作用并不是很大……只能推测短时间内天气变化,但短时间内天气变化,我们民间也是有许多推测方法的。”
唐朝就有相雨书,就是推测下雨天气的书本。
后来康熙也让人编纂过气象书,就是让人收集民间关于天气的观测,然后让工部官员编纂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谚语,再通过官府,在民间传颂。
现下民间是有已经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推测天气的办法,一看云彩二看天,三看动物四看树,有经验的老农,甚至在地里走一趟,都能推测出来接下来几天是要下雨还是晴空万里。
耿文华笑眯眯的:“我觉得还是有点儿用的,若是造价不高,民间百姓该家家户户有一个的。王爷没晒过粮食怕是不知道,晒粮食的时候是最怕突如其来的雨水了,这种雨水是最没办法推测的,明明上一秒钟还是艳阳高照,下一秒你一眨眼,就是大雨倾盆,若是能有这么个东西……”
说着她自己就卡住了,因为忽然想起来,这东西的准确率也不知道是如何,万一错那么一两次……这可不是现代,现代你少一季的粮食也饿不死。可这朝代,若是少了一季粮食,那是真的有可能会饿死人的。
可就是现代,也没人能做到天气预报精准到一两个小时之内啊。
她就叹口气,胤禛知道她是为什么,伸手拍一拍她脑袋算是安慰:“你若是觉得有用,就试着做一个,哪怕只能帮人避免一两次,也算是派上用场了对不对?”
耿文华点点头,将东西暂且放在一边,再去看其他的。
看来看去,她最感兴趣还是这前面三样,剩下的大清都是有的,她以前也见过。
胤禛就将剩下的东西都给收起来了,说是带给耿文华看一看,耿文华看不上的,自然还是要送回到宫里去的。
“这几个可以不用回去吗?”见他将箱子收起来,耿文华就疑惑,胤禛笑道:“你先留着看一看,回头再送回宫里。”
耿文华笑眯眯的:“这个千里眼……是不是有很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