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都有些感动了,要知道胤禛之前说过此事不可行之后,她自己都已经将这种想法给按下去了。但现在,胤禛是特意来告诉她,大清也是有类似于图书馆的地方的?
一个东西,从无到有,那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但一个东西,原本就有,你要做的只是扩建,那事儿就简单多了。
既然原本朝廷就有类似于图书馆的地方,那是不是只要放开限制,那就跟她所说的图书馆,没什么大的差别了?
但很快她就又摇头:“这些地方……怕是约束太大。”
就像是皇宫,畅春园,这是谁都能进去的地方吗?还有奉天和承德那边的,她都不用问,都知道这两个什么阁,是建造于行宫之内的。
那这些书,说是可以借阅,但其实,流通范围也就那么些吧?
胤禛顿了顿,点头:“但若是仿造呢?”
耿文华啊了一声,随即就笑:“王爷果然是足智多谋,这法子可太好了。”康熙设立这南三阁北四阁,无论目的是什么,明面上总是有说法的,比如说,惠及南北两地学子。
背地里嘛,其实耿文华也能想得到,不就是拉拢汉人读书人吗?满人是以少数民族统治江山,从多尔衮那会儿下令扬州大屠杀,顺治就知道,他们当初在关外的统治办法,是不合适的。于是,顺治开始,就已经是改变了策略,开始学汉人的统治手段,学汉人的那一套。
但顺治是走的太着急,以至于被满蒙八旗反抗——他要学汉人那一套,那满人的一套就需得摒弃,损害的会是谁的利益呢?所以,顺治的政令推行不下去,他做着皇帝,却是差点儿被当成傀儡。
孝庄虽然从中斡旋周全了,但顺治本就年轻,心情上略差一些,他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实在是命不好,得了天花人就没了。
有了亲爹的教训,再有了多尔衮的前例,轮到康熙的时候,就又改了政策,既要用汉人,也需得打压汉人,既要用满人,也需得压着满人。
于是,康熙玩儿的就是杠杆。他推行过满人科举,但也就举办了一年——因为达不到他想要的目的,索性就不白费力气了。他设立了南书房,潜移默化的将汉人往朝堂上推。
这个南三阁和北四阁,就是康熙拉拢汉人学子的一个手段,彰显朝廷求才的诚意,在读书人那边收邀人心。
胤禛的意思就很明显,康熙可以设立南三阁北四阁,那民间,是不是也能有类似的存在呢?
但耿文华很快又皱眉:“王爷之前担心咱们府里若是出面是收邀人心……”
那仿造的事儿,是不是就不能由雍亲王府出面?
胤禛笑了笑:“我已有人选。”
耿文华眨眨眼,赶紧问:“我认识的吗?”